家里沒有烤箱,陸寧春做了蒸蛋糕。
家里幾個孩子吃的噴香,大人們嘗了一塊,也覺得味道不錯,陸爺爺和陸奶奶年紀大了,吃不得硬東西,這種松軟的蛋糕正合他們胃口。
現在是冬天,蛋糕能放得住,她干脆做了好幾鍋,讓老兩口留著慢慢吃。
這次回來,親眼看見性格溫和的家康打架的樣子那么兇,她意識到弟弟妹妹等不了那么久,繼續這么放縱,三個孩子遲早得毀。
下次回來還不定什么時候,她決定這次帶他們一起走,什么都不考慮,現在比起剛去深市時的情況好多了,她不是人生地不熟。
這幾個月的工資她都存起來了,應該能租一段時間房子,以后再慢慢看,一家人還是在一起好。
“你要帶家康他們走!”陸奶奶震驚道。
她一直以為孫女說安頓好回來接家康他們是哄孩子的話,沒想到是真的。
孫女走后,把三孩子托付給她,每月會寄回來一筆生活費,冷不丁咋要把孩子接走。
當即拉下臉,“咋了,嫌我帶的不好。”
“哪能啊,您是親奶,自然對他們最好,但是城里的教學環境更好,我想讓他們進城念書,以后有出息。”
一聽是為了念書,陸奶奶的反對沒有那么強烈了。
孫子輩只有寧雅一個大學生,偏偏寧雅又不是個安分的,當初被父母逼著報了師范專業,以后好找工作,她現在又鬧著想考經貿研究生。
經貿是啥,能有教師吃香。
陸爺爺插話道:“沒錯,孩子念書更重要,建華家的家陽你還記得不,那孩子真聰明,才念幼兒園就會寫字背書了,以后肯定有出息。”
陸奶奶哼道:“聰明啥呀,都是大城市的學校教的好。”
陸爺爺笑道:“是啊,就讓他們去吧,咱別耽誤孩子們的前程。”
總歸是自己親自帶了好幾個月的孩子,陸奶奶滿心不舍,卻也沒說反對了,只交代,“無論多忙,過年總要回來,這里是你們的根。”
三個小的知道自己要跟大姐去深市,高興的睡不著覺,第二天手牽手滿村去炫耀了。
一天下來,村里人都知道陸寧春這次回來要帶三個小的進城享福。
吳玉香的大伯娘聽說,心里不服氣,也跑去找女兒,想讓她把家里最小的弟弟帶去城里,遭到強烈拒絕。
“媽,我每個月一大半工資都交到家里還不夠,我上班多辛苦你知道嗎,從早到晚干活,哪有時間照顧他弟弟。”
“陸寧春咋就可以?”
“她能和我比,她爹媽都不在了,你們可都活得好好的。”
“我打死你個沒良心的。”
陸寧春想去鎮上一趟,她要找大姑父談事情,村里有自行車的人家不多,村長家和方大叔家,她都不想去,拎著一袋蒸蛋糕來到村里一戶人家。
那戶人家得了蛋糕,痛快的答應借自行車。
供銷社的生意不錯,從側面反映鎮上居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上升,這是好事。
看見她走進來,陸大姑也沒空招待,太忙了,一堆人擠著買東西。
“寧春,你等會兒。”
“哎!”
這一等就過了一個多小時,陸寧春也沒歇著,她在供銷社里轉來轉去。
“等久了吧。”客人終于走光了,陸大姑拿起一瓶桔子水放在炭盆上烤了下,起開遞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