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里冒起熱騰騰的霧氣,她用漏勺把餃子盛起來,再拌上她自己做的醬料,做成拌餃,分成兩小碗。
這是給寧夏和寧安的,兩姐妹今天要上臺,不適合吃水分多的東西。
其他人則是吃水餃,湯底是用砂鍋早就熬煮好的骨頭湯,再放了一小勺她煉制的豬油,撒了把小蝦米和蔥花,喝一口能香掉人舌頭。
陸家康現在也是個半大少年了,胃口變大了不少,一頓能吃兩大碗水餃。
小兩姐妹饞的不行,眼巴巴的看著他喝湯,可也知道自己今天帶著表演任務,不能任性。
吃完早飯就去學校了,店里有王姐和張巧玲看著,陸寧春也不知道這場表演需要多長時間,如果中午回不來,她就沒辦法去送餐了。
見她皺著眉頭,顧崢猜到她在想什么,“不用擔心,如果學校表演的時間太長,我中午提前回來去送餐,你安心看她們表演吧。”
陸寧春點點頭,也只能這樣了。
“餐館人手還是太少了,一旦遇上事,都忙不開,是時候多招一個人來專門負責送餐。”
大姑家的債還清了,銀行貸款可以慢慢還,她手頭也能松一些,再招一個人不是問題。
她們到的時候,學校門口已經來了不少人,大門還沒開,在門口等了一會兒,學校大門終于開了。
家長和學生一窩蜂的往里面涌。
陸寧春不知道學校禮堂在哪,但是跟著大隊伍走就行了。
禮堂里,第一排是學校領導的座位,第二排是各個班的老師座位,再后面是家長的座位。
她找了一個比較靠前的中間座位坐下,陸寧夏和陸寧安小姐妹兩去后臺準備了,陸家康第一次來陸寧夏她們的學校,感覺比少年館大得多。
四周烏泱泱一大片人,他驚嘆道,“大姐,這個學校真大,人也真多。”
陸寧春笑著道:“這所學校包含了小學,初中到高中呢,人肯定多了。”
陸寧春對看表演的興趣并不大,她等兩個妹妹的表演完,如果時間還早,就提前回去做生意。
先是小學部的一名學生作為優秀學生代表上臺發言,接著是初中部的陸寧夏上臺。
她從容不迫的站在臺上,手捧著演講稿發言,聲音清脆響亮,鏗鏘有力,節奏分明,等她說完,底下響起一片掌聲,其中陸寧春最賣力地鼓掌。
她滿臉喜悅的對身旁的人道,“顧崢,你看寧夏多厲害,剛才說的多好。”
顧崢配合的點頭,“確實很不錯。”
隨后,是高中部的學生代表上臺發言。
不知道是不是陸寧春的偏心,她就覺得自家妹妹的發言是最好的,聲音最動聽,稿子最有水平,氣場最大。
學生代表發言完畢,接著是各個班級的表演,好些家長帶了錄像機,舉起來拍下自家孩子表演的畫面留作紀念。
讓陸寧春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這次表演順序是從高年級到低年級,陸寧安的班級舞蹈排在很后面,眼看都快中午十一點了,才輪到初中。
顧崢和她打了聲招呼,起身悄悄地離場了。
陸寧春和陸家康坐在禮堂里看了一下午,直到下午五點才圓滿結束。
摩托車被顧崢騎走了,陸寧春帶著她們坐公交車回家,她和陸寧夏坐一排,陸家康和陸寧安坐她們前面一排。
“寧安,你是領舞,你咋不早說,你跳的真好。”陸家康興致勃勃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