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以前趙佶對百官們太過信耐,對大宋六賊聽之任之過于忍讓,這才讓百官們忘乎所以的認為,大宋所有的部門運轉調兵遣將,都需要經過他們討論、允許。
可大宋若真要是把軍力以及軒轅殿調派文師的權力給官員的話,那太祖又何必弄杯酒釋兵權呢?難道僅是以為好玩?
大宋太祖的目的不就是將兵權抓在自己手里,害怕將來有人會和他一樣,被部下黃袍加身,如此一來,他又怎么可能會把手里的軍權分潤出去?趙氏之人都是一丘之貉,他趙佶以前被人架空,沒有辦法,而今包拯以權臣之姿鎮壓百官,這也正是他愿意看到的,真以為他只喜歡蹴鞠不愛江山?
垂拱殿上靜悄悄的,百官相對無言,一時間無人敢在言語分毫,自趙佶發話之后,他們便明白了,這是趙佶開始反抗了。
良久以后。
高俅咬牙道:“我等雖然無權插手兵權,但是對于大宋出兵,對于朝廷要作戰,我們有參議過問的權利。”
包拯冷冷的瞥向他,很是淡然的回道:“這垂拱殿這么大,你們隨便參議就是了。這是你們的權利,老夫不會阻止你們。”
“你!”高俅頓時氣急,臉色一黑,但是他又怎么黑得過天然黑的包拯。
包拯卻沒給他發火的機會,只是淡然道:“老夫臨危受命,而今又得官家許可,總領軒轅殿一切事務,你們盡管參議!”
包拯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訴百官決定權在他的手中,無論百官如此參議那是他們的事情就算是議論出花兒來,只要他不聽,那就完事兒了。
難道百官還能咬他不成,真當他手里的虎頭鍘是擺設?
高俅盯著包拯,咬牙切齒的道:“包龍圖,你是想一手遮天不成?”
御史中丞也緊隨其后對著包拯怒吼道:“大宋若是變成了你包拯的一言堂,那這個朝廟老夫不待也罷。老夫恥與你這個權臣為伍。”
包拯沒有搭理高俅,而是淡定的看著御史中丞,以及他身后的那些一起摘官帽的官員,輕聲嘆道:“老夫勸你們好好想想,順便戴好各自的官帽。”
御史中丞以為包拯服軟,當即摘下了官帽,一把丟到地上,對著包拯咆哮道:“包拯你如今朝堂上肆意妄為,權傾天下,這大宋江山,遲早會毀在你的手里。老夫不想一輩子的清名毀于一旦,羞于汝同殿為臣。”
包拯的臉色瞬間沉了一個度,旋即冷冷的看向與御史中丞一起摘下官帽的諸官質問道:“你們也是這個心思?”
諸官當中有擅看眼色者聽到這話,當即小心翼翼的戴回官帽,遠離御史中丞,開玩笑,這話說出口可就徹底將包拯得罪死了,無法挽回。為搏清明也不能用命去拼啊!
甚至連高俅也默然回去,不再言語,危機感極其敏銳的他已經感覺到今日朝廟的風向有些不對勁了。
當然也有官員愿意陪著御史大夫一條道兒走到黑,站在原地冷冷的直視向包拯。像極了一群
(本章未完,請翻頁)
慷慨赴義的勇士,正如魯大師曾說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可惜他們挑錯了用來正名的對象。老臣包拯對文官這一套可早就明了于心,這些文官在他面前做這一套,宛如老壽星吃砒s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