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將軍內心發問:跟在老王爺身邊二十年,這個不聞其名不見其面的王爺終于回京了,不知道軍中多年,究竟與其他王爺有何不同?
“你們幾個,給我好生守著,出了亂子,我拿你們是問!”說完,又匆匆離去。
皇宮內部可不好進,關卡何止剛剛一處,道路也頗為復雜,第一次來屬實難找,還得詢問別人,幸好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爺身份暢通無阻受人敬重,不然真的要到天亮了。
再看校練場上,微弱的陽光映襯著黑夜即將到來,此刻并非武事活動,也不是陛下閱軍,而是在此設宴款待夏國與晉國的使臣。
主座之上,那滿面威儀、面如刀削的挺拔男子,身著明黃色龍袍,端坐在在外的沉香木椅上,好似睥睨天下,俯視萬生。不,他本就是萬人之上,只是,那永遠冷酷的模樣下的內心又是否還有溫度,這能有幾人知曉。
此刻,如玉般的雕刻模樣,完美的眉型更襯他的英氣,薄唇緊抿,好似被什么事所煩惱,可就是這皺眉的模樣,更讓人從心底生出敬畏來。
左右兩邊,皇后與瑜妃端坐兩邊,好生伺候著飲酒吃食,旁邊站著一位頭發潔白如雪略顯微胖、一位黑色發絲潦草臉頰微陷的兩位公公,這便是常伴皇上左右的高壽高公公和洪四洪公公,面目已老但是皇帝身邊談論國家大事的全程參與者,地位甚高。
再往下座,太子以及各位王爺分坐兩旁,其中以太子秦君御和并肩王秦毅為首,皇子和皇上同胞及各路藩王各領一路。各個身著貴氣,氣場不凡,有浸淫朝局多年的深沉、豁達心胸的樂觀、緊閉內心的無情、藏鋒于下的笑面、英姿勃發的縱橫氣!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幾位皇子也是如此。
臺階之下,便是朝廷重臣和兩國使臣,場面壯觀宏大,此時此刻,就差歌舞升平了。
至于陛下為何有所煩惱,乃是其下一名夏國使臣正在說話。
“素問唐國沙場所向披靡,并肩王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立下戰功無數。想必今日貴國的在場眾位之中,不乏英雄好漢,我夏國地處西域,氣候不如唐國優越,所以我夏國男兒比較粗獷。今日得此良機,我們三皇子殿下想要借此挑戰貴國的高手,以應此刻心情,不知陛下是否準允?“
這家伙,夏國三皇子乃是朔風刀向平的弟子,雖然皇室掛名,但也好歹所學二十余載,據說不久前已經到了六品境界。
宴會之上拿此說事,是想嘲笑我唐國重文輕武嗎?畢竟眾位皇子中,實力較強的也只有二皇子靖王秦君軒和四皇子魏王秦君玨,但也均為五品,單獨挑戰都不是對手。這擺明是挑釁!
洪四在陛下耳邊小聲說了一句:”陛下,若想勝他,怕是只有并肩王之孫,驃騎將軍秦無量了。“
無論成敗如何,此刻若是不答應,恐怕也說不過去,也難免落人下風。
”貴使既然想玩兒,那就依了貴使的意思好了。我大軍陳兵夏國邊境,好兒郎們皆替國出征,熱血沙場,我們這群文弱書生倒是也能以武會友,也不失為一種向他們表達敬意的方式,來人,準備準備,一起欣賞在這廟堂之上夏國三皇子的英姿。“
眾位大臣心中一樂,陛下不愧為陛下,三言兩語之中就挽救了尷尬境地,不僅壯我國威,還貶低了三皇子一身武學荒廢只能供人賞悅,即便敗了也是襯托三皇子的以武為樂罷了。
三皇子絲毫忍耐不住,”哼,陛下,小王能坐在這兒,不是也恰恰說明我夏國尚未近全力。口頭上鋒利又有何用,手底下見真章才是王道。莫非沒有能戰之人嗎?小王還請唐國各位賜教。“
語氣桀驁不馴,一點都沒留連面,就連自家使臣都想要攔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