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怎么了?三個通脈境的大高手啊,怎么話都不敢說了,本王有這么可怕嗎?”
終究是李長老藝高人膽大,開口問道:“殿下,我們進門就說了,憑我們,沒辦法對東洋人造成影響啊,軍隊畢竟是軍隊,武功再高,也扛不住啊。”
“我知道啊,我又沒讓你們去敵營拼命。”
“那您的意思是?”
“軍隊抗衡的自然還是軍隊,閔州身為沿海要塞,除卻經濟實力,我唐軍的守備應該挺強的吧,不然東洋人一下子就派了十幾萬人來嗎?”
“可是泉州是核心,也是閔州的軍營所在,已經敗了啊。”
風羽放下茶杯,伸手揮了一下,“幾位,此言差矣,敗的是泉州官府,而非泉州守軍。就好比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趙謙他們就像是東洋人先行的糧草,也正是因為他的棄戰,才會有現在的局面。相比之下,我相信唐軍的戰斗力可不是吹出來的。”
三人恍然大悟,“對啊,我們一直在搜集江湖百姓的勢力,怎們就把最可靠最具有實力的軍隊給忘了呢,他們聽趙謙的,所以敗了,要是改聽殿下您的,說不定就有機會了啊。”
“為長老您的機智點贊,一點就透。”風羽坐下喝了口茶,大方地贊揚了一下李長老。
孫連城倒是顯得深沉,“殿下,您有所不知啊,這個趙謙本就是兩面三刀、左右逢源的人,即便是您站在他面前,此刻背后有大人物撐腰,他未必會買您面子,說不定,到時候心狠手辣,聯合東洋人除掉殿下您也不是沒有可能啊,畢竟,殿下,您在朝中似乎,呃,沒多大影響力啊。”
風羽當然知道,現在的自己對那些手握大權的人來說,就是個武功高一點的江湖草莽和明面兒上的王爺身份而已,準確來說,啥都不是,何況這閔州是自己一個人來的,沒有報備。
不過,風羽倒是一點都不在意,臉上表情若無其事,“怎么,我有說過我要去見趙謙嗎?”
“殿下不出面,怎么能調得動兵馬呢?”
“我在武院的時候,二爺爺曾經教過我,他之所以能夠指揮天下兵馬,有時候靠的可不是父皇給的軍權,即便沒有下令,他也依舊可以,就像是現在并肩王出現在閔州,他們會不聽話嗎?調動軍隊,靠的是人心軍心,人心在,誰來都一樣。就像是趙謙如果舉兵反唐,想要率兵進攻金陵,難不成底下人還會聽他的?”
三人驚訝地看了一下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不僅武功非凡,更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啊。
“殿下,老夫相信,假以時日,您的成就恐怕不會在老王爺之下啊,這番見解,實在是佩服。”
風羽沒理他,接著說自己的,“當然,人心不成事兒,只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軍隊依舊需要領頭人。所以,我的意思是,沒必要見趙謙,這種人還有活著的必要嗎?”
孫連城大驚失色,這是要暗殺的節奏啊,府尹府是什么地方,在場的沒人比他更清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