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立刻就有人跑去山坡上面拉警戒線了,細看似乎都是曹黎的隊友。
說起來這群人也不光是嫉妒李長逸,還記恨唐槐挖走了隊里的受氣包方瑞軒呢。
趁著這個時間,李長逸讓武纓等人退遠點,自己原地做了幾個“跪、坐、跪、坐”的前后換刃動作,再試著找一找新雪板的感覺。
答應這個比試可不是沖動,孤傲如他,骨子里容不下失敗,更容不下認慫服軟。
就目前這個局面看,自己比試落敗和拒絕比試,結果是一樣的,都會被曹黎騎在頭上羞辱,既然如此,還不如放手一搏呢!
曹黎也在做準備活動,看著李長逸略顯生澀的動作,他心里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幾分鐘后,上面的人截住了滑雪散客,雪道空出了大概400多米的一段。
有人在中央拉了警戒線,算是將賽道一分為二,這樣兩人滑下去時互不干擾。
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這就是沒插旗門的單板平行大回轉賽道,是曹黎天天練,閉著眼的能滑的賽道。
唐教練抄著手在旁邊看著,并沒說什么呢,李長逸自己騎虎難下,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起點與終點處站了不少人,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顯然大家對這個“決斗”挺感興趣。
李長逸戴上雪鏡,感受著撲面吹來的冷風,連續做了幾個深呼吸,又彎腰用手指摸了摸深淺。
表面松軟的粉雪大概有二指深,再往下是堅硬似鐵的冰川凍雪,
按照唐槐之前提到的優劣特性,這塊“蘭博基板”的鋁合金刃堅硬順滑適合走刃,或許把板刃立高一點,還有贏的可能……
“嘟!”
哨音急促而響亮,曹黎先動了,李長逸落后了一點點,他并沒有立刻追求速度追趕,而是大幅度地擺動身體,尋找著這塊滑雪板的走刃特性。
昨晚抱著這塊滑雪板睡覺,他認認真真研究過板身,并且與日常訓練的雪板做了對比。
木質訓練板的韌性好,雙腳用力蹬踏雪板,會讓原本弓形的板身變成圓弧形,而這個圓弧恰恰是轉彎刻畫出完美曲線的關鍵!
這塊碳纖維材質的滑雪板很堅硬,韌性比木質板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加上雙腳固定器架的減震設計,意味著李長逸無論怎么用力蹬踏,板身都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形。
他再按照原來的方法去走刃,當然會很生硬。這就是為什么剛才試板時,原本應該S形的刻滑痕跡,全都變成了一個又一個Z形。
不過通過剛才在雪地中連續“跪、坐”練習,李長逸看著滑雪板卡在松軟雪面上的印記,忽然有了新發現。
設計師肯定知道碳纖維材質的缺陷,所以抬高了固定器的高度,利用板頭板尾的翹起弧度,強行增加了滑雪板立刃時的弧度。
當立刃達到90度的時候,滑雪板在雪面上留下的痕跡恰好是一個平滑的弧形。
也就是說,立刃越高弧度越接近完美。當立刃角度達到90°的時候,可以說是達到極致!
李長逸知道,實際滑行中不可能達到90度,但是無限接近90度的滑行,就能讓走刃刻滑變得無限完美。
那一刻他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驚喜,哨音一響就急于驗證自己的這個判斷,至于比賽輸贏,已經不放在心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