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無法做出解答,但是科學家可以!
上級領導一直推崇科學訓練,科技助力成績提升,這不5月12號直接請了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做指導,主題就是“如何提高體育極限訓練能力”。
體育總局、冰雪中心的各級領導,冰雪項目所有領隊、各項目主教練、管理輔助人員和部分運動員,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線上講座。
院士現場答疑解惑:“長時間訓練刺激細胞超負荷工作,當興奮超過一定的限度,威脅著大腦皮層細胞的正常工作時,在細胞里就會引起抑制過程的發展,使細胞得以休息,恢復它的正常工作,這種抑制過程就是保護性抑制。”
這種抑制會阻斷已經建立的條件反射,讓有機體的喚
(本章未完,請翻頁)
起水平低,導致缺乏足夠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去從事活動,造成運動員精神不振,注意力渙散,反應遲鈍等。
想要破除這種抑制,需要人為干預消除心里和生理疲勞。
生理疲勞的消除比較簡單,有康復理療師的幫助,輔以高質量的睡眠即可,心里干預就比較麻煩了,所以這位院士建議國家隊盡快配備心理醫生,制作一些減壓手冊等。
不過那些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院士臨走之前傳授了一種簡單的調解手段——呼吸調節法。
他說是要通過緩慢的腹式呼吸可以欺騙身體和大腦,誤認為我們處于安靜放松的狀態。
唐槐一聽就來了精神,這玩意兒不就是自己提倡的冥想嗎?還有李長逸說的什么詠春內功心法,也是講呼吸的,那就回去安排大家試一試唄。
冥想有個壞處,就是大家練了一天非常疲乏,閉眼打坐的過程很容易打瞌睡,結果睡沒睡好,呼吸調解也沒做好。
反而是李長逸那套呼吸法門,配合詠春基礎拳路“小念頭”,更能夠有效地放松身心。
尤其是看到李長逸打完拳之后精神明顯提升,唐槐干脆就讓李長逸當老師,每天訓練結束之后帶著大家練一趟。
這事兒純粹是自我摸索的土辦法,不強求,不愛練的可以回去睡覺休息。
看到唐槐這么重視,李長逸心里特別開心,立刻用心傳授師門所學。一招一式、呼吸歌訣絕不私藏。
不過練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達到李長逸那樣的熱身、提振精神的境界可沒那么容易。
唐槐之前也跟著李長逸學過幾天,可后來工作一忙就拋到腦后了。
在訓練基地里,一開始跟著李長逸打拳的有十七八個,后來發展到三四十人,但是一周之后激情褪去,能夠日日堅持閑下來的就只剩下八九個人了。
這八九人基本上還都是月考排名靠前的,他們還沒有嘗到練拳的好處,主要是不服輸的精神支持著相互較勁,誰也不肯先放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