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正式比賽時,烏力罕、范清婉就奮力爭先搶領先位置,吸取上一次的教訓,盡量不給對手留下侵犯的機會。
唐槐絞盡腦汁安排的戰術,可惜在實際操作中還遇到了麻煩。
這個場地真的太限制烏力罕發揮了,他連1/8決賽都沒能闖過去。
在三個連續彎道處,另外三名選手杜謝克、舒爾熱、科尼與他擠在一團。
此時的烏力罕終于暴露出他最大的弱點——對抗能力不足。
他學習單板滑雪一共還不足三年,其中一年被拿去當陪練工具人,一年被下放省隊沒有人陪著練,在本身彎道技巧不純熟的情況下,一旦被人在旁邊干擾,他就很容易翻車。
這一場比賽,杜謝克都沒有對他動手,只是出彎的時候有一個輕微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變道卡位干擾,烏力罕自己就跌出賽道去了。
看到這個情況,國外運動員士氣大振,紛紛在彎道處給李長逸、高熵等人施加壓力。
其實這二位倒是并不怕彎道,只是雙拳難敵四手,被人刻意阻擋減速之后,他們再努力追趕也與金牌無緣。
他們倆都進了小決賽,分別拿到了第五、第六的名次。
女子組那邊,范清婉的沖擊力也因為連續彎道被削弱了,武纓體能好但技術粗糙的劣勢被放大了出來。
當西方媒體找到了中國運動員夏季體能大比武的視頻,外國人終于看明白了,為什么這幾個年輕人沖擊力如此強悍。
當然,他們也知道了中國隊普遍的弱點:“他們雪上訓練的時間太少了。”
班克斯趁機在滑雪圈子里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中國冰雪中心的跨界跨項選材工作。告訴國外運動員他們的對手是一群來自田徑隊、體操隊、舉重隊、公路自行車隊等項目的轉行運動員。
“他們眼里只有金牌,他們對滑雪沒有半點熱愛,他們只是把比賽當成了一份工作。”
“讓一群只訓練過兩年的人拿走單板滑雪世界杯的最高榮譽,這是對各國運動員的不公平,對不起你們從小就艱苦訓練,十幾年追逐冰雪的付出!”
班克斯正視圖挑起社會各界的抵制情緒,已經不限于單板滑雪圈子了。
通過社交媒體和國際雪聯的官方論壇,唐槐拿出范清婉、李長逸、烏力罕、高熵等人諸多渴望滑雪的事例,對班克斯做了回擊:“誰說我們沒有熱愛?我們熱愛祖國,當祖國母親征召我們備戰北京冬奧會,我們欣然前往,并且奉獻出最寶貴的青春年華!我們也熱愛單板滑雪這個運動,許多人過去沒有條件滑雪,也不了解滑雪,是祖國給了我們在雪地里縱情滑行的機會,我們所有人都抱著滑雪板哭過,也為她笑過,甚至為她流過血。滑雪板成了每個人的摯愛,現在我們愿意為了滑雪付出一生。難道這樣的感情,還不算熱愛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