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都沒贏。而迪多夫的競技水平不高,能走到這個位置全靠班克斯收買控制的運動員幫忙,料想晉級壓力不大。
此時,場邊的班克斯正氣急敗壞地摔杯子,西班牙人埃吉瓦爾沒有阻擋黑默林,德國人貝格也沒能阻擋高熵,他知道美國隊拿金牌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現在唯一支撐他站在賽道外觀看的動力,只剩下寄希望于博爾頓能夠看在師徒一場的情分上,幫助迪多夫晉級大決賽了。
普林去世之后,博爾頓是澳大利亞隊的頂梁柱,可別忘了全澳大利亞隊的運動員,都是班克斯一手帶出來,他們私下里當然有利益交換。
說起來,高熵也是班克斯發掘出來的,只可惜這小子到了中國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完全失控了,要不然這場比賽根本都不需要提心吊膽。
比賽開始后,博爾頓如約發起了強攻,在第一個彎道就試圖威脅黑默林和高熵。
然而,黑默林自從經歷了前面驚魂一幕后,一上賽道就處于暴走狀態,根本不給任何人超越的機會。
高熵也一樣求快,希望遠離后面這些齷齪的渣滓,于是他跟上黑默林的尾流越滑越快,博爾頓沒能抓住起步階段的機會,后面只能望塵莫及了。
至于迪多夫,他比博爾頓還慢呢……
“高熵晉級大決賽啦!奧運會單板滑雪障礙追逐男子項目的大決賽啊,歷史上第一次有中國運動員闖進去!”
唐槐開心得像個孩子,與周圍的志愿者和運動員一一擊掌慶賀。
轉了一圈之后,他的手掌重重地拍在李長逸的肩膀上:“加油!只要你也闖進大決賽,我們最差也能收獲一枚銅牌了!”
李長逸沖他重重點頭,不但沒有緊張,反而充滿了期待。
同組另外三人分別是兩屆奧運會冠軍沃爾蒂爾、意大利名將索馬里瓦和預賽前八的瑞典人杜謝克,經歷過歐洲杯和中國測試賽的交鋒,他很了解對方的實力,有信心拿下這場比賽。
比賽開始,四個選手幾乎是同時啟動,計時器提示第一和第四的出發反應差距僅0.1秒左右。
賽道第一關的雪壩沒有分出勝負,接下來的波浪包和小跳臺還是一樣,四個人幾乎是并排沖向第一個彎道。
這時沃爾蒂爾的賽道位置優勢顯現,他更接近右側內道,所以率先走內道入彎。
李長逸處于賽道中間偏左的位置,他和杜謝克都需要貼近索馬里瓦才能拿到更好的入彎路徑,所以三人相互影響了速度,很自然地比沃爾蒂爾落后了一點點。
不過他們都勉力追在沃爾蒂爾的旁邊,不讓他隨意切換賽道。
因為下一個彎道是左轉彎,杜謝克與李長逸更接近內道,是扳回劣勢的機會。
沃爾蒂爾變成了最外道的選手,他的領先優勢很快喪失殆盡,于是采取了盡量往左邊貼,以入侵索馬里瓦的滑行路徑,逼迫他向李長逸那邊施壓。
其實不需他驅趕,索馬里瓦為了搶領先優勢,也在努力擠壓李長逸的空間。
四人擠成一團,若不是每個人都穿著不同顏色的背心,幾乎無法分辨出誰是誰。
此時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