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王巖基本上都是在幫大哥王源干活。
和王大財說話也盡量使用敬詞,嫂子鄔丹那兒更是嘴甜不停。
他之所以使出渾身解數來刷好感,就是為了過幾天分數下來,能少一些譏諷和毒打。
而王大財呢!被王巖搶了‘工作’后,閑的無聊,不是在家和妻子閑聊就是去田地里做著除草、打藥的農活。
偶爾也去店里和王巖拌兩句嘴。
對于王巖如此賣好,王大財也不是沒懷疑過他的動機,對于自己的兒子,他還是比較了解的,如此反常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可思來想去,怎么也想不通其中的關鍵。
和妻子說出心中的疑惑后,只得到了一頓無情的抨擊:
孩子知道心疼你了還不好?難道整天氣你才高興?
聯想到王巖最近對妻子的孝順表現,王大財也漸漸釋然了,畢竟自己也是他親生爸爸嘛!理應得到他的孝順。
可也不知為何,王巖不和他斗嘴了,他卻找不到以往的感覺了,心里總隱隱有一絲不安。
……
每隔兩天,王巖也沒忘去網吧和方忞山“談談心”,搬運一首原本就屬于他的歌詞給他。
雖然收件箱里依舊沒有任何回復,不過王巖心態放得很正,絲毫沒被影響。
王佑佑的宴席時間確定下來了,擱在了7月21日。
時間是佑佑他姥訂下的,說辭是專門找老先生算過了,那天是農歷六月十六,是大吉日子!以后會福耀王家。
親家母都這樣說了,王大財自然不會給出什么意見,開始準備宴席的前期工作。
現在農村的宴席都是最簡樸的露天宴,除了做飯的師傅和廚具,食材、佐料、桌椅板凳包括端菜的服務員都是王家這邊提供。
至于到洺河飯店包上幾十桌,那是縣城最頂級人家的特供!王大財這個牛還是不敢吹的。
露天宴席雖說菜品沒有大飯店的精致,環境也差了一些,可勝在氛圍很好,村里老小說說笑笑,吵吵鬧鬧,比大飯店的冷清拘束可強太多了!
...
(本章未完,請翻頁)
...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7月21。
天還蒙蒙亮,王巖就被王大財從床上拽了起來,幫忙從集市往家拉蔬菜肉類。
由于天氣炎熱,蔬菜和肉類都不能提前搬回家,王大財便提前和菜販肉販們講好重量、價格,等到開席那天再去拉。
王巖和老爸開著三輪摩托,足足往返了三趟,才把宴席所需的食品拉全。
簡單扒拉了兩口早飯,王大財父子三又開始忙碌其他的事宜。
此時,太陽已經高升,可以判定,臨到中午的時候,刺眼的陽光必定炙烤大地。
于是,父子三兵分幾路,王大財負責接待早來的同村賓客,王源負責桌椅板凳的擺設,王巖則負責遮陽雨布的工作。
看到工程浩大,王巖不客氣地將楊華楊同這哥倆也喊來了,三人上躥下跳,用了一個多小時,就順利完成了工作。
接著三人又去幫王源收拾桌椅板凳,又忙活了個把小時,時間也就來到了中午十一點鐘。
此時遠些的親戚也陸續趕來了,王巖也幫著王大財一同招呼,大都是“大姨,二姨夫,小舅媽”之類的稱呼,喊得無比親近。
這一波的親戚都是李新蘭那邊的,隨著王源三兄妹的降臨,李家也漸漸接受了方大有這個外來戶。
近些年來,由于王巖在高中的突出成績,兩家的來往更加緊密。
除了春節中秋這樣大節之外,平常的人情世故也都有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