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向李復先生提個問題,剛剛李復先生說道這項技術有望應用到治療艾滋病的上面,不知道大概還有多久才能夠有相應的藥物出來,對于治療其它像癌癥之類的疾病是否也有幫助?”
這個記者顯然是非常的聰明,明明只是一個問題,但是抓住機會提了兩個問題。
“謝謝你的提問。”
李復笑著點點頭回禮,腦海中急速的思考一番,微笑著回答。
“具體需要多久才能夠有相應的藥物出來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藥品是關系到無數人性命的重要事情,需要經過嚴格、科學的認證和實驗,確保沒有問題才能夠應用到臨床。”
“至于說是否對治療癌癥等疾病有幫助,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生物科技領域,它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第二個提問的機會給了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
“李復先生,據我所知病毒與病毒之間是不會互相吞噬的,你的這項成果實在是有些太荒誕了,不知道能否公布更具體的實驗數據和細節?”
這個老外顯然是不安好心,先是故意否定你,目的就是想要讓你透露出更多的數據和實驗細節,以方面自己的科學家也相應的進行實驗和研究,這樣的伎倆以前沒少用,而且他還非常精準的向李復這個年輕沒有任何的經驗的人提問。
“信不信是你的事情,我只能說科技就是不斷的顛覆與被顛覆之中前進、發展。”
李復微微一笑,他的回答讓高林、柳毅、潘岳重重的松口氣,剛剛生怕李復年輕氣盛一個不小心就說漏了嘴,把關鍵的核心地方給說出來。
“李復先生,不知道方便透露一下更多的實驗細節和數據,這樣的話可以讓全球更多的科學家參與到這個新的生物科學領域以便更早的造福我們人類。”
第三提問顯然也是不滿李復只是簡單的講述了一下過程和結果,沒有具體的細節和數據透露,所以直接就把一頂大帽子往李復的頭上扣了上來。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界的,科學的事業是崇高無上的,但科學家卻也是普通的人,不知道你聽懂了沒有。”
李復沉吟一會,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刁鉆,比較難回答,因為對方從一開始站到了全人類的道義上,口口聲聲要造福全人類,所以李復思索了一會只能以這句比較經典的話來回答。
PS: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各種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