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選擇了一塊只有鐵、銅之類的普通資源區域,這些資源在地球也都是非常多,要開采自然是開采一些地球上非常稀缺的資源,比如稀土、He3等等高價值的礦產資源。
最終討論來、討論去,科學家們還是商定了將登陸地點放在“風暴洋”區域,這一區域是月球上非常著名的月海區域,位置在月球的正面,也是正對著地面的一面,這一區域內根據前期發射過去的資源探測衛星探測到的數據顯示。
“風暴洋”區域內有非常豐富的稀土資源,并且還蘊含豐富的He3資源,而且這一區域的月球玄武巖當中蘊含非常龐大的鐵、鈾、銅、金、銀等金屬,可以說是一個聚寶盆。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區域是一個月海,內部非常的平緩,非常有利于建設月球基地,對于后期月球基地的拓展也是非常有利,位置也是位于月球赤道附近,非常利用往返太空。
……
另外一處會議室之中,巨大的顯示器上面,一個模擬的視頻在不斷的播放,這個視頻當中,一艘登月飛船緩緩的降落月球,利用的顯然還是老式的噴氣式動力。
這個會議室之中,同樣有非常多的科學家在哪里不斷的討論著,很顯然這一組科學家是在研究登月宇宙飛船的。
“月球上面沒有空氣,又沒有跑道,所以我們的空天飛機到了月球上面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用武之地,根本就沒有辦法說直接像地球一樣,直接利用空天飛機往返太空。”
“所以我們必須研究出一種安全可靠、還能夠多次循環使用的宇宙飛船,用來往返月球和太空之間,等到我們的月球基地上面建立了自己的跑道之后,我們才可以利用空天飛機直接往返太空。”
作為航空、航天飛行器領域內的頂尖科學家,劉世英和李復都是被分配到了這一項目組,共同帶隊研究用于登陸月球,月球往返太空的宇宙飛船,兩人是登月飛船的負責人。
其實登月宇宙飛船的技術含量相比空天飛機不知道低了多少,要知道上個世紀鷹醬都已經登月了,并且成功的返回,使用的宇宙飛船技術早就難不倒華夏這邊。
不過華夏這一次的載人登月顯然和上個世紀的載人登月是不一樣的,這一次華夏的載人登月不僅僅要登月,更是要在月球上面建設月球基地,所需要運輸的物資和人員等等都已經遠遠超越了上個世紀的那一次載人登月。
自然而然對于宇宙飛船的要求更高,需要用到推力更大,更加安全、可靠、穩定且能夠持續循環使用的宇宙飛船,這個難度就一下子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
除非是月球上面的基地已經建設完成能夠建設出可控空天飛機降落、起飛的跑道,到了那個時候就已經把宇宙飛船給淘汰掉,但是月球上面沒有空氣,空天飛機不可能說利用空氣來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