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這僅僅是非常普通的稻子?”
農家墨一聽,整個人就更吃驚了,連忙過去拔出一株稻穗,仔細的觀察起來,又是數稻穗稻谷的數量、又是仔細的觀察稻株的形態,甚至還搓開稻子的殼,細細的品味下稻子的味道等等。
身為農業部的負責人,他對于水稻、小麥這些主要的糧食作物可謂是一清二楚,知道各個地區水稻的品種、樣子、產量、口感等等。
他仔細的觀察,發現這里的水稻雖然結出好幾個稻穗,可是稻株并不算高大,一看就不是雜交水稻的稻株,雜交水稻的稻株一般都比較高大、粗壯,這樣的有利于抗水害、病害,像這種矮小的稻株基本上都只有傳統的品種才會如此。
這種傳統的水稻要是在地面上種植的話,一旦有洪水的話,這種水稻就很難直立起來,特別是當水稻快要成熟、稻穗的重量越來越重的時候,這種傳統的水稻非常害怕有洪水、大風,一旦壓下去,整個水稻就廢了。
這也是傳統水稻為什么會被雜交水稻取代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傳統的水稻稻株太矮小了,抗洪水、抗大風的能力方面太弱了。
不過在太空之中根本就不存在這些問題,沒有重力的影響,這些稻株雖然一個個都結出了好幾個稻穗,上面的重量占比非常大,可是這都沒有任何的影響,這要是放到地面上,這些水稻絕對是全部攤在稻田里面,極容易爛掉又難以收割。
“這的確是傳統的水稻品種,這種味道絕對不是雜交水稻的味道。”
農家墨輕輕的吐出稻殼,他剛剛仔細的檢查稻株、又細細品種稻米的味道,他現在可以百分百確定,這些水稻的品種的確是傳統的水稻。
傳統的水稻雖然有諸多的不好,可是在口感和營養方面絕對是杠杠的,他自然也是一下子就品嘗出來了。
其他的人也都一個個分散開來,仔細的觀察整塊水稻太空田,此時眾人仿佛置身于金秋十月,一層層金黃黃的水稻讓人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我們華夏因為人口太過龐大,耕地太少,再加上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耕地越來越少,所以我們不得不選擇種植雜交水稻,產量是在不斷提高,不過雜交水稻的口感、營養方面卻是遠遠不如傳統的水稻。”
“現在在太空之中種植水稻,因為不用擔心病蟲害、更不用擔心自然災害,再加上太空之中的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即便是種植最普通的水稻品種,我們的單株產量也可以是最高產雜交水稻的兩倍以上。”
“如果算是空間的利用和布局,再算上一年可以種植三季,這個產量將會地面上的幾十倍,我們以后完全可以讓我們華夏人的餐桌上重新吃上老祖宗傳下來的優質大米。”
李復帶他們到這里參觀也是有目的,為的就是推廣傳統的優質水稻,希望能夠大力的推廣,以后讓更多的人吃上優質大米,提高國人的身體素質。
“小李你是說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我當然知道雜交水稻的很多不足之處,但是沒有辦法,我們國家是一個十多億的人口大國,吃都是一個重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