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跟隨過來的宇宙天文專業的科學家依然還是董知非和唐泊遠,兩人輕輕松松就的準確的計算出了火星兩顆衛星的質量。
探測衛星已經將兩顆衛星的形狀、體積、軌道、速度等等詳細的信息傳播計算出來,如此近的距離,火星兩顆衛星的神秘面紗終于被揭開,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可稀奇的,完全當不到月球,僅僅只是大一些的小行星。
“我估計火衛一和火衛二應該是被火星引力捕獲的小行星,它們的質量實在是太小了,如果放到地球這邊,甚至都不足以引起什么潮汐。”
唐泊遠看著兩顆衛星的數據,在推測這兩個衛星的來源。
“發射一些探測器上去看看,采集一些樣本回來分析一下。”
董知非也是跟著點點頭,在太空之中研究火星的衛星是最簡單和方面的,因為火星的兩顆衛星距離火星的距離都非常近,火衛一的平均距離甚至不到1萬公里,火衛二的距離也僅僅才只有2.3萬公里左右,離的都非常近。
當然這也是因為兩者的質量非常小,所以距離才能夠如此近,要是像月球一樣,質量非常龐大,相應的距離也會不斷增大。
火星的外太空之中,龐大的“遠洋”號宇宙飛船上面,一艘小型的無人探測宇宙飛船緩緩的飛離出去,在太空之中不斷的變換軌道,很快就直奔著火衛一而去。
此時火星一依然還在繞火星不斷的運動,每一天要繞火星飛行三天,無人探測宇宙飛船此時已經調整到了火衛一的軌道上面,速度比起火衛一要快,所以兩者之間的距離不斷的慢慢接近。
無人探測宇宙飛船離火衛一的距離已經非常近了,稍微開始受到火衛一的引力影響,只是火衛一的引力實在是太弱了,對于安裝了電漿發動機的無人探測宇宙飛船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
無人探測宇宙飛船慢慢的靠近火衛一,就好像是在太空之中靠近太空港口一般,飛船的上面一條條機械手臂緩緩的伸展出來,開始采集火衛一上面的樣本,以便科學家們對于這些樣本進行分析,從而可以知道火衛一形成的大概時間段,分析這些物質的來源和形成等等就能夠大概的知道火衛一的歷史、形成原因,什么時候成為火星的衛星。
甚至如果幸運的話,甚至還能夠從火衛一上面來知道一些關于太陽系起源之時的一些信息,因為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像火衛一這樣小型的衛星和小行星帶的小行星等等都有可能是太陽系早期演變產生的,攜帶了一些太陽系早期的信息。
像地球、火星、金星等等這些大型的行星,因為質量太多龐大,再加上自身的活動等等,攜帶的信息等等早就已經很難探尋,對于研究太陽系的形成根本就沒有太多的作用,反而這些小行星等等卻是很有可能攜帶了早期的信息。
采集完樣本,無人探測宇宙飛船緩緩的離開火衛一,在太空之中又開始變化軌道,開始向著火衛二接近,如法炮制,非常順利的獲取到了火衛二上面的樣本,接著開始攜帶樣本向著“遠洋號”宇宙飛船返回。
火星的太空之中,“遠洋”號宇宙飛船上面異常的忙碌,科學家們分工明確,各自操控著無人探測器、無人探測宇宙飛船,無人登陸宇宙飛船等等向整個火星探索。
PS:給書友們拜個早年,祝書友們在新的一年里萬事如意、闔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