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一聽,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他們可都是航天動力領域的專家,自然也是知道開采上億噸小行星所需要的動力是何等的龐大,這需要超大型電漿發動機才能夠滿足,而且還比較勉強。
“華山號”的質量高達10億噸,可是根據設計,它上面需要安裝十多臺超大型的電漿發動機才能夠滿足需求。
電漿動力和噴氣動力一樣,也是有一個極限,就像噴氣動力戰斗機一旦速度達到3馬赫之后,速度想要再加快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噴氣動力系統所產生的推力已經不足以讓戰機的速度再增加了。
電漿動力也是一樣,也有一個極限,理論上來說,超大型的電漿動力發動機單臺能夠推動10億噸級別的物體,但是這只是理論,真正實際操作起來,根本就很難做到極限。
所以想要開采上億噸的小行星如果還是使用電漿動力系統的話,那么就一定需要用到超大型的電漿發動機,可是這超大型的電漿發動機本身造價就極其的高昂,而且關鍵是需要非常龐大的宇宙飛船、宇宙戰艦才能夠匹配起來。
不可能說造一艘和“衡山號”、“嵩山號”一樣龐大的護衛艦級別的宇宙飛船來去開采小行星吧,這就有些太大材小用了。
而且要建造如此龐大的宇宙飛船,本身就需要消耗非常龐大的鋼鐵資源,并且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一時半會對于緩解眼前的局面沒有任何的作用。
“復哥,我們拿什么去開采上億噸的小行星啊?”
余亮似乎想到了,眼睛一亮的說道,和李復相處久了,他知道李復似乎蘊含著無限的可能,就沒有什么問題能夠難住李復。
“用超大型電漿發動機打造大型宇宙飛船去開采小行星的話非常的不劃算,而且耗時很久,根本就解決不了眼前的問題。”
陳彬相對心思就更單純一些,此時還在不斷的計算,猜想該如何去開采上億噸級的小行星。
“復哥肯定是有新的動力技術。”
曹海濤摸著下巴,一副如有所思的樣子。
“新的動力技術?什么技術?”
陳彬到了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一般,連忙對著李復問道。
“傳統的電漿技術自然是非常的不劃算,我們可沒有做賠本買賣的打算,我們是高科技企業,自然是要不斷的創新,研究新的技術。”
李復微微的賣關子,動力技術從最早期的蒸汽動力慢慢的發展到內燃機,再到電機,電漿動力,可以說每一次動力技術的變革就是人類歷史的一次巨大飛躍,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二次、第三工業革命,再到現在的星際時代,幾乎都是動力技術決定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