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十噸鋼鐵進去。”
徐行思非常果斷的下令,似乎對于這一切早就已經司空見慣了,簡并態材料非常的強大,可是同樣的簡并態材料打造起來也非常的困難。
幾噸重的鋼鐵通過原子進行重新的塑造,這打造出來的新材料連肉眼都無法看到,可想而知如果想要得到一塊能夠使用的材料,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的鋼鐵。
很快,機器再一次將材料送進去,原子材料機器又開始工作起來,顯示器上面,在強大的磁場束引導下,無數的鐵原子非常乖巧的按照設定好的位置不斷的疊加上去,這些原子不斷的組合成一個立體幾何圖案,仔細的一看的話會發現這些原子組成的是正六邊形立體幾何圖案。
帝國的科學家們研究石墨、焦炭和金剛石,知道它們本質上組成的原子都是一樣的,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可是這碳原子不斷的排列和分布造就了這些東西質的差別,石墨、焦炭和金剛石這三種東西的性能相差何止千萬倍,自身的價值也是根本無法相提并論。
所以原子材料學一旦生,帝國的科學家們就非常熱衷于對不同原子材料的分布進行改變,從而獲得了無數以前從來都沒有獲得過的新材料。
此時徐行思也是如此,他正在嘗試利用鐵原子組成類似于金剛石一樣的立體集合構造,從而希望能夠獲得強大的足以支撐曲速引擎的強大的原子材料。
顯示器上面的內容一成不變,送進實驗室當中的十噸鋼鐵卻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的消失,就好像是無緣無故就少掉了一般,只要原子材料機器從這些鋼鐵這邊走過,鋼鐵就會迅速的少掉一些。
十噸鋼鐵、百噸鋼鐵、千噸鋼鐵……
隨著越來越多的鋼鐵被送進實驗室當中,實驗室中間,原先肉眼無法看到的材料終于慢慢的可以用肉眼看見,幾千噸的鋼鐵,經過原子材料打造之后變成了一塊僅僅只有指甲蓋大小的材料。
這材料是一塊長方形,非常的薄,全身漆黑,隱隱散發著流光,雖然很小,可是這塊材料卻是用幾千噸鋼鐵打造而成,它的重量也有幾千噸,以至于實驗室這里都不得不關閉掉重力生產裝置,否則的話,如此小的體積,如此大的重量,足以將實驗室的當中鋼鐵都壓的變形。
“哈哈,終于成功了,6000多噸鋼鐵,最后竟然只得到了這么一小塊,嘖嘖,這簡并態材料還真是燒錢。”
徐行思心里一邊高興不已,同時另外一邊也是感嘆,6000多噸鋼鐵,即便是現在帝國星際采礦非常盛行,開采的小行星非常多,可是星際時代需要用到鋼鐵的地方也是非常多。
這一艘艘宇宙飛船、宇宙戰艦耗費的鋼鐵都是以多少萬噸、億噸來計算的,所以這鋼鐵的價格在帝國也是一直居高不下,星際采礦業也是因此大賺特賺,實在是這市場需求太火了,需要用到鋼鐵的地方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