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南陽已經十天了,這十天來趙括處理政事,心力交瘁,連修煉的時間都沒有。
縣令第二天就被斬了,之后不少百姓來縣衙告狀,趙括令人一查到底,有不案件時間太長,查不到證據。但凡查到的都立刻審叛,犯罪嚴重的斬立決,犯罪較輕的送去城外當苦力。還有幾起報假狀的,報案人全都鞭刑,還要做苦力三個月,通告全城后,再也沒人敢報假狀。
這些天,告示一天張貼幾次,城外幾十個人頭堆在一起,每天都有人被斬頭,城外兵營已經變成苦力營,足有上千人成了苦力。
城外兩個磚窯也在這些天建了起來,還有一片一片的木屋建立,這些都是苦力營建的,趙括準備建城,把縣城擴大幾倍,迎接陳誠帶來的人,和為以后發展。
也在這天,陳誠來了,隊伍浩浩蕩蕩,足有三千多人,縣城根本住不下,大都安排在木屋,現在是旱季,雨水較少,還能住人,之后幾個月要全力建房,要在雨季前完成。
看到趙括來在城門迎接,陳誠感動道:“主公!”
“親苦了,不用下跪,南陽沒有這規矩!”趙括扶住要跪下的陳誠道。
“對不起,主公,劉生還是傷情過重,沒能救回來。”陳誠傷感道。
“要說對不起的是我,劉生他們因我而死。”趙括也有些傷感,這一路走來,犧牲了太多人了。
“主公,青陽郡守聽到您險些出事,又派了五百人過來,帶隊的人是郡守小兒子李長青,也是您六舅。”陳誠介紹道。
還別說,趙括和李長青有幾分相像,他第一次見到李長青,之前也就聽母妃提起過他還有個親弟弟。
李青看著面前年青英俊的趙括,不敢托大,要下跪道:“小民李長青,參見王爺!”
“別,小舅,您可別,在南陽我已下令,見官不跪,包括我在內。”趙括可不敢讓自己舅舅跪下,在前世可要折壽的。
李長青在青陽郡做過一個縣丞,這次拖家帶口來南陽已經辭官,他有管理一縣政事經驗,而且帶了不少人過來,都是有管理經驗之人,這可幫趙括大忙了。
趙括這些天處理政事忙得昏頭轉向,而且全都是刑事案件,民事全放,關鍵是沒人可用,帶來的士兵全都大字不識幾個的大頭兵,什么事都要他親力親為,把他累得夠嗆。
當晚,趙括在縣衙設宴,為他們接風洗塵。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開始開會。
縣衙大殿內,趙括坐在主位,看著下面一位千夫長,十位百夫長,李長青和他帶來的不少人,這些是他的班底。
“我們以后就要在南陽縣扎根了,要怎樣發展好南陽,各為有什么看法。”趙括先拋出話題,讓他們討論。
陳誠為首的軍人不語,現在討論政事,軍不管政,政軍分離,他們跟趙括有一段時間,趙括有和他們說過自己的一些想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分為兩派,有的說改革,有的說趙國幾百年縣城都是這樣管理的,不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