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過后,旱季來臨,探礦的隊伍回來了,但沒有帶來好消息,趙括只能讓人去其它郡買鐵礦石。
鹽田建設很快,鹽田建在石灣鎮,那里海邊地勢較平坦,陽光充足,風力實足,是建鹽田的好地方。
這天,趙括來到石灣,鹽田已經挖好,共挖了三十個,排成三排,每排十個。海水曬鹽很簡單,只要把海水引入十個鹽田,讓它日曬風吹,曬成精體就行。
這個時代的粗鹽都是這樣制成的,但粗鹽顏色泛黃,顆粒過大,內含大量雜質,趙括要進一步提純。
粗鹽提純,要先讓粗鹽溶于清水,然后再經過沉淀過濾,讓雜質沉底,再抽取鹽水進行蒸煮提純。
提純出來的鹽精細純凈,細白如雪。
趙括在石灣鎮待了五天,把提純方法教了負責人,在產出第一匹白鹽之后離去。
提純方法進行嚴格保密,趙國白鹽不是沒有,只是生產方法都被嚴格保密,而且白鹽生產成本也很貴,白鹽價格很高,只有富人才買得起,百姓還都食用粗鹽。
趙括發產白鹽的方法成本很低,但蒸煮提純速度不快,又要保密,不可能大規模傳授,產量也有限,但比市場的白鹽更加細白,產量也更多。
鹽田是南陽的財富之源,趙括派一個營保護,嚴格管理。又讓人組建商隊,從海上開展貿易,又可訓練海軍。
南陽發展有序進行,水庫選址很快確定,按照南陽人口分布,要求每個鎮最少修建兩到三個水庫,才能滿足水田種植所需。
水庫有大有小,但要修好怕要等到明年了。按照要求,每個鎮的水庫先易后難,今年先把小的或容易修建的水庫先建成,雨季來了就可積水,水田開墾也要同步進行,雨季雨水充足,水稻生長不受影響,年底應該可產一季。
趙括又去視察了海巖鎮的碼頭建設情況,看進度可以后,南方另三個鎮也走了一遍,看看水庫修建情況。走了一圈下來,回到縣城時已是五月中旬了。
旱季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挖礦不能再拖了,開始押送兩千苦力去寨溝鎮。挖礦工具早已打造好,炸藥包也制作了不少,黑火藥配方經過趙括改進,威力增加了不少。就是獨輪車打造難度太大,又缺少鐵礦石,使得打造速度不快,一個月過去,造好十二輛。
趙括沒有在縣城多待,帶了兩個營,帶著工具和獨輪車向寨溝鎮而去。
在趙括去寨溝時,小翠也開始了第一次海上貿易。這次海上貿易主要白鹽、皮草、藥材,由小翠帶隊,一些民間商隊組隊,乘坐三艘船前往英州貿易。
原本三艘海盜船已經變成了軍艦,煥然一新,還一艘船配備一百海軍,不像原海盜船,一艘塞進五六百人。
寨溝溪谷,隨著兩千苦力到來,溪谷顯得擁擠。安排好苦力后,趙括帶人來到巖洞,選擇爆破點。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隨著一聲巨響,地動三搖,巖洞塌方,山上土石滾落。等一卻塵埃落定之后,兩千苦力分工批開始挖掘。
靈石礦不知埋在多深,但沿地下河挖掘肯定沒錯。這個時代都靠人工,一時間溪谷熱火朝天,挖出土方填入小溪或運往谷外。
半個月過去,已經爆破了幾次,沿著地下河挖了上百米深,只有在地下河零星找到幾塊靈石,靈礦還沒找到。
這一天,又隨著一聲巨響,礦洞炸出了一個大洞,洞里大量的毒蛇被打撓,沖進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