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秘術,趙括想到藏經閣的那無名功法,就是秘術玉簡,同樣是無屬性功法,不知道能不能對接上。
那玉簡他還沒看過,在藏經閣只看了介紹,只知道是無屬性功法的秘術部份,也不知道功法的名字。
趙間拿出玉簡,按照里面的誓約發誓,玉簡內容刻印在腦海,非常簡單,要是前世有這種技術的話,根本連學習都不用,直接把
知識傳到腦里就行,直接記住了。
趙括一一觀看,發現這份玉簡的秘術有六個,三個精神秘術,三個法、體秘術,還注明是無屬性秘術,要配套心法才能修煉。
三個精神秘術分別是:神識分化、神識控制、神煉之法。
三個法、體秘術分別是:真元九轉、靈玉真身、碎玉一擊。
看到靈玉真身和碎玉一擊,趙括驚訝的想:“都是無屬性功法,一部只有心法,一部是只有秘術,還都和玉有關,會不會是同一部功法呢?
趙括開始細看,還別說秘術中的神煉之法提到修煉高深處可煉化天地,萬物都可煉化,是無上秘術,也不知是不是有些夸張,是否能煉化靈玉。
又接著往下看,還真有可能無名功法是《混元玉真經》的秘術部份,這讓趙括大喜,真想馬上開始修煉。
可是沒有確定是否是同一部功法之前,他也不敢修煉。
人體有奇經八脈十二正經,這二條經脈都是虛脈,沒到筑基之前感應不到,筑基之后隱約感應。
筑基第一境是凝脈,化虛為實,才能進行下一境。而每部功法都不一樣,法力所走的經脈也不一樣。
凝脈境是根據功法所需經脈來的,這樣不用把所有經脈全部化虛為實,不但可以減少凝脈時間,還不用擔心被其它沒用的經脈干擾。
筑基筑的就是修仙基石,前兩境最為關鍵,一但凝脈和丹田開辟完成,根基就定形了,無法重新再來。
而筑基第三境煉氣才是真正開始修煉,前兩境是筑造修仙基石,沒有經脈和丹田,怎么修煉。就像前世建高樓一樣,沒有地基,無法建造。
這也是修仙者很少用殘本功法修煉的原因,沒有后續功法,一旦修煉到頂,很難找到相同經脈的修煉功法。
只有那些遇外得到仙緣的人,不清楚原由才會修煉。
《混元玉真經》是無屬性功法,而無屬性功法有一個特點,就是奇經八脈十二正經都要化虛為實。
無屬性功法哪一系法術都可修煉,前提是有對應靈根。但因為適用性,不管靈根多少都可修煉,才要奇經八脈十二正脈皆通。
第一層是凝脈,也就是凝脈的方法,很多功法都差不多,只是凝脈的多與少而已。
第二層是丹田,也是打開丹田的方法,方法很多,各不相同,但都只有一個目的,打開丹田,與經脈連接。
丹田與生俱來,大小可后天擴大,但只有第一次打開之時,才能改變。
功法等級越高,開辟丹田也就越大。有利必有弊,丹田越大,需要的法力越多,修煉也就越慢。法力越多,戰力越強,戰斗越持久。
靈根深藏丹田中心,是感應靈氣和吸收靈氣的根本,靈根越好,吸收靈氣越快,修煉也就越快。反之靈根越差,吸收靈氣越慢,修煉也就越慢。這也是修仙門派都有靈根要求的原因。
丹田就像是種子皮,保護靈根不受傷害。法力就像胚乳,由靈氣煉化而來。靈根就像胚胎,需要吸收法力,供其成長。經脈就像根須,吸收靈氣。修仙就像種子胚胎孕育過程,生了根,但想要發芽看清世界,還有很長的路程要走。
沒有猶豫,趙括聯系程明,詢問《混元玉真經》的來歷和秘術為什么缺失。
“前輩,這個我也不清楚,沒有秘術我等一下會去問,這不是騙人嗎?不能修煉的功法還拿出來賣。”
玉簡是一次性的,要立誓才能看到,程明也不知道功法缺失,而且簡介沒有注明,這就屬于欺騙,讓他非常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