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多山多河,是趙國糧倉,現在趙國又定都南陽,本來軍隊除邊疆外,中部京機重地,軍隊最多,現在大部分軍隊已調到南部,分別駐扎南部三州,南方沒人敢亂來。
趙國西部是西陽、西山、壽春、壽陽四州,
西陽、西山多山多林,人口稀少,往西是燕國,有天然屏障,奇山阻隔。
東部是東山、東海、正河、九江四州,東海洲靠海,東山洲與陳國相連,有一險關,山峪關。
已經一百多年與陳國無戰事,現駐扎五萬部隊。
北部三洲呈三角,齊山從北部齊山州開始,一路彎向西部,進入荒無地帶,直到海邊,可以說包圍大半趙國。
奇山州北面奇山,西面是西山州,東面是北原州,南面是上河州。
北原州是平原地帶,與羌國相連,趙國在北原州駐扎重兵,還每年增兵。
趙國與羌國恩怨已經無法說清,反正每幾年都會打一仗。
兩邊都無險可守,又大面積相連,每一次戰事都是拼人數。
趙國十七州,光北原州就駐扎趙國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常年有四五十萬軍隊駐守。
現在英州一改革,守舊制度的達定貴族開始蠢蠢欲動,有的聯合起來,準備抵制,有的暗中和陳國、燕國和羌國聯系,想要投靠過去。
更有的擁兵自重,覺得趙括是一卻動蕩根源,不聽朝庭命令。
趙國整個形式不容樂觀,可以說是內優外患,但趙括還是我行我素,一點都不擔心。
還不顧原大臣反對,成立了內閣,任李長青為第一任首鋪,組建內閣。
又任陳誠為陸軍司令,陳剛為海軍司令,開始大肆擴軍。
原有軍隊打亂重編,成立十個陸軍軍團,兩個海軍軍團。
一個軍團有四個師,每個師有五個旅,每個旅有五個團,每個團有三個營,每個營有三個連,每個連有三個排,加一炊事班,每個排有三個班,每個班九人。
一個團加后勤人員大約一千人,一個旅五千人,一個師二萬五千人,一個軍團就是十萬人。
共十二個軍團,一百二十萬軍隊。
軍隊改革如火如荼,以原南陽部隊為骨干,打亂重編,又退役大量年齡大的士兵,又招了很多十七八歲新兵。
趙括就是個甩手掌柜,安排好后就不管了。
趙國他是故意讓他亂的,也是他讓人不去管的,有的還是暗中受命的。
目的就是為了讓羌國、陳國和燕國插手趙國內亂,甚至出兵趙國,那樣他就有理由攻擊幾國,攻城掠地而不還。
沒錯,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誰叫交易門升級的百倍南陽領地趙國全加起來也不夠呢?
從他登基之后,他的領地就是整個趙國,交易門也擴大到整個趙國,領地面積還是不夠,還著三十一個南陽大小的領土面積。
趙國已經都是自己的領土,只能往外想辦法。
可如果出兵攻打幾國,即使打贏了也沒借口占領,要不然人家背后修仙家族會跟你急。
但如果他們先出兵,結果就不一樣了,他就有理由占領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