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兩方爭執不下。
各自在說各自的道理。
不過,兩方勢力各懷鬼胎,沒有一個是懷著好心的便是了。
朝臣對于三公子去封地一事執兩種看法,這倒讓嬴霸感到為難了。
似是察覺到君上的為難之處,大良造張儀開口解圍道:
“君上,老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大良造張儀的三寸之舌,世間無人能敵,一開口,還在爭執的兩方識相的快速安靜下來。
嬴霸聞言點頭應允。
張儀開口說道:
“老臣以為,三公子應當前去封地。”
穰侯魏冉言想要開口辯駁,但嬴霸看了他一眼。
魏冉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嬴霸詢問道:
“大良造有何理由?”
張儀解釋道:
“君上,三公子芳華正茂,乃是建功立業的大好年華。
咸陽地處秦國之東,乃我秦國東出的要地。”
三公子既然喜歡狗馬弋獵、美酒美人。
咸陽以東乃是函谷關,咸陽以南乃是武關,六國商賈來我庸城,必經過咸陽。
各種美酒美女可讓三公子先行品嘗把玩,滿足其玩樂之心。
此番前去去封地,既能開拓三公子視野,助其成長。
又能歷練三公子,使其早日為君上分憂。
乃是兩全其美之法!”
說到一半,張儀輕撫胡須,笑著繼續說道:
“至于擔心三公子再難回庸城一事,則完全是杞人憂天。
若是三公子想要回來,只要君上下詔說明即可,百里之遙,說到也就到了。
君上首肯,那三公子豈不是隨時都能回庸城?”
不得不說,張儀這三寸不爛之舌,果然天下無敵。
一番話語,既說明了三公子去封地的優點。
又解決了不同意去封地之人的擔憂。
這一番話語,叫朝堂之上所有大臣心服口服。
嬴霸更是滿意點頭。
張儀三言兩語便替他解了圍。
這下群臣再無爭論。
嬴霸望著一個個沉默的朝臣,他開口問道:
“諸位覺得,大良造所言如何?”
甘龍拄著拐杖率先站出來,說道:
“上報君上,老臣以為,張大人所言極是!”
緊接著,三十多名世子黨羽相繼出列進諫。
他們均是認同張儀的建議。
被嬴霸瞪了一眼的穰侯魏冉,他此刻也只得點頭認同。
反正三公子去是不是,他都沒有損失,只是少了一面替自己外甥嬴稷擋風的墻罷了。
朝堂之上,針對三公子是否去封地一事終于有了決斷。
嬴霸當著一眾朝臣的面說道:
“三公子既然及冠,當前往封地就職,即日動身赴任!”
嬴霸宣布詔令,內宮宦官黑夫高聲宣唱道:
“退朝!”
例行朝議在朝臣的一陣恭送聲中,結束了。
嬴霸逐漸走遠,甘龍為首的世子黨羽均是喜笑顏開。
他們紛紛湊到世子跟前,連聲恭賀道:
“恭喜世子,賀喜世子!”
“三公子去封地,世子便少了一個對手。”
魏冉則是面目陰沉的看向張儀。
如果不是因為他,三公子還能在庸城駐留些時日,吸引世子注意力。
他便能悄悄幫助四公子嬴稷拉攏更多的黨羽了。
可現在,計劃全部落空。
張儀則是滿不在乎,他認為自己只需要忠于君候便好。
退朝之后,他與犀首公孫衍二人約好,前往三公子府恭賀。
嬴霸在離開大殿之后,他立刻遣人將詔命送往三公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