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遠嬉笑著道:“殿下說笑了!我這次來,還沒給陛下行禮,免得失了禮數,這就去給陛下行禮去!”
李芳遠轉移話題,直接從方世玉的面前消失不見,自始至終,方世玉也沒有給他說出這次朝貢目的的機會。
朝鮮對大明在遼東的鐵嶺衛,垂涎三尺,大家心知肚明,而大明鐵定是不會放棄鐵嶺衛的,都城在應天都如此,更何況都城即將就要搬到泰安府。
那就更不會給他們機會了。
這個時候,三個人迎來,方世玉舉杯示意。
朱允熥道:“祖師爺,都摸清楚了,那個東瀛使臣,確實是來朝貢的,不過這次他沒有完成任務,回去估計足利義滿饒不了他!”
朱允炆道:“祖師爺,東瀛撮爾小國,至于我們這么大動干戈嘛?而且,打起仗來,是不是又要死傷無數。”
朱允熙道:“祖師爺,交趾的使臣一再保證,不會作亂。”
方世玉看著幾個老朱頭的孫子,點頭示意道:“那你們有沒有詳細計算,這次朝貢,一共賞賜出去了多少寶鈔?他們又花了多少寶鈔從商人手里訂購貨物?”
“這個東西都是嚴格計算的,一共十七國朝貢,寶鈔賞賜數量不一而足,總計應該在八百三十五萬。”
“我從商人哪里得到消息,說是他們一共收了六百萬的大明寶鈔。還有二百余萬的寶鈔在各國使臣的手里。”
“祖師爺,這寶鈔真的有用嗎?”
朱允熥一臉迷茫,他和朱元璋的想法差不多,感覺方世玉一邊收取貢品,一面賞賜寶鈔,然后讓他們在大明特定的幾個商戶手里用寶鈔購買。
而這幾個特定的商人,都是皇莊的,皇莊經營的東西賣給他們,不就是多此一舉嘛。
然而,方世玉對此卻是樂此不疲的說道:“那不行,你去告訴那幫商人,讓他們加大銷售力度,茶葉可以大量售賣,除了火器,鐵器,金銀銅之物和食鹽糧食外,其他的都可以賣。”
“告訴他們,不允許降價,誰收上來的寶鈔多,我給他記頭功!”方世玉語氣篤定,既然要玩,那就玩大的好。
大明國庫還有不少寶鈔,約莫有個兩千多萬吧,這么多的寶鈔,如果全部流入到皇莊手里,左手倒右手,當然沒什么意思。
但在這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環。
他們帶來的貢品,能換多少寶鈔?老朱頭那個吝嗇鬼,能給他們多少寶鈔?而這個時候,方世玉加一把火。
讓皇莊的貿易加大,幾乎是除了戰略儲備和不能外流的東西,都被方世玉允許番邦使臣采買。
而他們想要買,自然就需要寶鈔。
“對了,你們分開行動,這幫使臣第一次這樣玩,肯定沒帶多少值錢貨,而他們是以他們朝廷的名義來的。”
“就讓他們用他們朝廷的名義,簽字畫押,去宣揚說從你這里可以借貸到寶鈔,國家強的,就少借,實力弱的就多借!”
“給他們點把火,讓他們繼續搶購!”
方世玉眉頭挑動,這個時候,加把火,估計也就要結束這一次的朝貢了。
也算是最后沖刺一下吧。
而朱允炆倒是迷茫了,看著方世玉道:“祖師爺,為什么實力強的少借,實力弱的就多借?”
不應該是實力強的,更能償還嗎?實力弱的,他們無力償還債務,這不是白送了嘛。
朱允炆徹底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