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都有賞!”
李傳習得了朱元璋的命令,帶著眾人離開了東宮的院子。
朱元璋道:“方小子,來,扶朕起來!”
看著越發老邁的朱元璋,方世玉心里的開心情緒瞬間消失不見,這個遲暮的老翁,統御了天下長達二十七年之久,他在文官的眼里,不是個好皇帝,所有文官看見他,都瑟瑟發抖,心中惶恐不安,他在勛貴的眼中,不是一個良善之人,卸磨殺驢的事情,他沒少做。
但他在最不起眼的階層,在民間的支持,已經達到了空前絕后。
而為什么,朱元璋都這么老了,也沒有人要造反,沒有勛貴造反,沒有文官逼宮。
這其一,老雖老矣,余威猶在,軍隊被朱元璋抓的死死的,勛貴已經到了沒有圣旨,摸不到軍權的地步。
當兵的又不都是傻子,誰給飯吃,誰給的多,他們難道不知?
而其二,就是在沒有造反的可能上,所有的文官勛貴,都希望能出現一個仁慈賢明的后世之君。
這個人就是朱標,他們已經讓朱標變得仁慈寬厚,雖然朱標的那股子狠勁藏在了心里,沒有半點展露。
但若是朱標坐上皇位,許多事情,也未必有他們想的那么完美,朱標是見過打仗的,見過死人堆的。
也見過朱元璋是如何處理文官,對付勛貴的,他只是仁慈寬容,不代表他沒有老朱家的狠厲,從他對兒子的教育和毒打上就能看出來。
方世玉上前扶著朱元璋道:“老朱頭,我陪您去轉轉?”
“嗯,就去御花園吧,哪里是塊寶地啊。”朱元璋身后跟著十余名小太監,抬著他的座椅,而朱元璋則是在方世玉的攙扶下,一步步向前走著。
“若是這第一胎,生了個女兒,朕怕是也等不了那么久了,但既然是生了個兒子,朕認為,自己還能在堅持五年,六年,好好幫你調教一下這孩子!讓他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大明福星。”
朱元璋聽到朱紫怡第一胎就生了個兒子的消息,心中的激動和活下去的欲望,空前強烈,他還要為這個帝國把關。
為他的外孫的教育做準備,如此的話,大明至少還能興旺數代。
畢竟,帝國前期的盛世,除了造反時期的過多殺戮,土地足夠耕種外,哪一個開國皇帝,沒有能力。
而他們教導出來的人,最差最差,都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至于朱允炆,只能說這丫的從小的教育就出了巨大的問題。
從根源上,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雖然最后朱標早亡,他算是庶長子,但按照大明的規制,朱標繼位后,繼承朱標皇位的應該是朱允熥。
嫡子!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奈何,朱標死的早,朱允熥還小。但朱元璋就不管這個,認準了這個從小當藩王教育,飽讀圣賢之書,被圣賢書洗腦的朱允炆做皇帝。然后,他真的就把江山給玩丟了!
......
御花園。
“老朱頭,歇會吧!”方世玉攙扶著老朱頭,坐在了一旁的軟凳上,隨著朱元璋的年齡增長,寒冷的石凳,已經坐不住了。
“孩子的名諱,想好了嗎?”朱元璋望了眼方世玉道。
搖了搖頭,方世玉道:“按照規制,兩年之后交由宗人府擬定,這個事情,我倒是沒有考慮過!”
“那是藩王的子孫要等到兩年后送去宗人府備案,擬定名諱,你的不用。朕已經問過禮部的人了!就叫方文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