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想必大家都清楚了,也都知道了,東察哈臺,攻克哈密衛,強攻嘉谷關后,他們并沒有拿下嘉谷關,而是繞路,圍困了張掖。”
“北邊,漠南草原七個衛的兵力,駐扎,韃靼瓦刺聯合起來,騎兵不下二十五萬,他們從任一一個點進攻,都可以勢如破竹的將漠南七衛給逐個擊破。”
“朝廷在漠南只有不足四萬人的兵力,兵力相差過于懸殊。”
“至于另一點,遼東這邊,朝廷全力遷民入關,封鎖山海關,兀良哈三衛蠶食遼東地區,必將無暇他顧。”
“東線的戰爭,會在朝廷退出遼東之后,迅速平息下來。不論是遼東,漠北,還是西域走廊。這都不是最大的威脅。”
“如果不是李景隆白送給良哈五萬大軍的大禮包,朝廷也不至于陷入這般被動的局面,全面放棄遼東地區。”
“而真正的危險,往往來源于內部,麓川似乎是為了報仇,侵入云南,西平侯沐春奮力抵擋,擋住麓川應該不難。”
“但難的問題在于,西平侯府已經沒有太多兵力,朝廷雖給了名額,但江南絕收一年,朝廷各項開支嚴重超標。”
“西南地區西平侯府沒有足夠的兵力鎮壓,土司就是最大的禍患,他們一旦作亂,西南亂矣。”
“西南若亂,則湖廣淪喪,繼而漠南草原無力防守,西域走廊丟失,到時候,大明就會異常困難。”
“這個要說一點,如果不是當初常茂在交址殺的干凈,怕是這個時候,交址又叛亂了所以本都督最終的解釋,西北,正北,東北,西南,著
重防守的應該是西南土司,防范土司叛亂。”
“殿下調四個府的地方軍,分散在西南云貴地區,完全不夠看,我想,至少還應該調徽州府,衡陽府,漳州,泉州,廣州,五府地方軍,全力鎮壓西南土司,竭力防范土司叛亂!”
“還不成的話,就要調徐增壽暫領的對內武裝部隊,只要保證云貴西南地區穩定,不亂套,朝廷可以先收縮漠南防線,放出一部分地區,讓漠南七衛的距離相互拉進,背靠長城。”
“朝廷當務之急,是先解決東察哈臺部的叛亂,打敗東察哈臺,朝廷回過神來,隨時可以收復北疆大部地區。全力對付韃靼,瓦剌兩部。”
“最后兵峰在入遼東,收復遼河以南地區,重新控制咸興平原以及咸興以北的沿岸地區。”
“最后,若是西南土司出現叛亂,則以鎮壓土司叛亂為主,若無叛亂,則以消滅麓川為主。”
“無論從哪里看,都是應該先解決東察哈臺,在解決韃靼瓦剌,第三步解決遼東,或者是朝廷出兵草原的時候。”
“派遣一支偏師,效仿當年太祖北伐之計,先滅斷遼東,將韃靼草原諸部堵在草原上追著打!”
將韃靼草原諸堵在草原上追看打
“麓川排在最后解決,無論是他們的實力,還是西平侯府的能力,麓川造成的最大問題,只是會讓西南土司有叛亂的可能和機會。”
“麓川還是無力攻入云南!”
藍玉目光平靜,經過他的一番演講,眾人心中也都有了底,該說不說,這藍玉的政治頭腦缺乏,排兵布陣,打起仗來的大局觀,乃至于戰略目光,都是非同凡響。
如果他的這個能力有一半用在政治頭腦上,也不會那么難了。
方世玉看著眼前的眾人,徐輝祖開口道:“殿下,給臣十萬軍!定能擊敗韃靼瓦剌,吞下整個草原!”
“打到斡難河去。”
“對,打到斡難河去!”
“不用十萬,八萬就夠!”
眾人一言一語,當真是沒人將瓦剌和韃靼放在心上,在他們眼中,大明的火器已經是最強的了,快速填充的線膛槍,配上大明訓練的三段式射擊,保管讓草原騎兵來多少死多少!
搖了搖頭,方世玉道:“十萬大軍,不是個小數目了,而且梁國公不是已經說過了嘛,朝廷當務之急要解決的,并不是準備南侵,還沒有南侵的韃靼,而是東察哈臺!”
“我已經讓兵部稽查司去中央軍查額了,兵部編制的二十八萬大軍,除開十一萬留守直隸外。朝廷能調動的只有十七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