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在停放點停下,領了停放牌后。村長自己一個人去了縣衙,讓柳州帶著她和蔣大郎到處逛逛。
因為時間有限,柳州帶著他們兩人直奔這里最繁華的商業街。
商業街很長,中間青石路,兩邊都是綠瓦青磚的店鋪。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想買什么基本都能買到。
柳燕重點關注了一些酒鋪和酒樓。
最大的酒樓自己占了一塊地,叫“一品鮮”。
聽說這里只是分店之一,主店比這里大三倍,在府城。
三人在門口較遠處觀望了一下,進出酒樓的都是縣里的一些有錢人,穿著打扮都不一般。
柳燕:“洲哥,我們可以去酒鋪看看嗎?我想給三伯和顧伯帶點酒。”
柳州點點頭,正要帶他們去時,被一個熟人叫住了。
“你們自己去逛可以嗎?不要走出這條街,我們半個時辰后在黃鶴樓門口見。”
“好”柳燕很乖巧的應了,隨即帶著蔣大郎向酒鋪走去。
剛才逛街的時候柳燕就注意到了,這里最大的一家酒鋪叫“醉八仙”。
柳燕兩人走進去時,酒香味迎面而來。
店鋪里頭擺著許多大酒缸,上面用紅布包著的蓋子堵著缸口,顯得很喜慶。
缸肚上還用紅紙寫著一級,二級到八級的字樣。
店鋪左邊靠墻是一面五層大柜子,上面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酒壇。右邊靠墻是幾張紅木桌椅,桌上擺著小炭爐。
酒鋪正中墻上還掛著一塊牌匾,上面寫著各級酒類的價格。
柳燕看了一下,最便宜的是50文,最貴的二兩。
柳燕砸了砸舌頭,怎么和鎮上相差這么多?
她想找人詢問一下,但大概是因為她們穿的太土,酒鋪掌柜瞟了他們一眼便繼續低頭撥算盤。
酒鋪的店小二正在招待其他人,柳燕看到那個客人指了一下二級酒。
店小二就去打了一盅出來,倒在酒壺里,然后放到桌上的小炭爐上溫,溫了一會后才倒給那個客人嘗。
柳燕走出店門的時候才想起,以前曾經喝過的客家米酒。
喝之前就是要這樣溫一下,聽說可以去除酒里的雜質,讓口感更好。
兩人又朝另一家酒鋪走去,這家酒鋪連名字都沒有,只是在店門口的右上方插了一面旗幟,上頭畫著一個大大的酒字。
里面的價格跟巖溪鎮上的酒鋪一模一樣。
經過店小二的介紹,柳燕才知道。原來這家鋪子和鎮上的鋪子都屬于官鋪。
縣級以下賣的都是官家制造的下等酒。如果要買好酒,就要到“醉八仙”去,那邊是私鋪。
但無論官鋪或者私鋪,賣的都是黃酒,即用純糧釀造的,跟現代的米酒很像。
因為材料和技藝的原因,釀出來的酒品質并不穩定,所以才有了分級。
了解完這些后,柳燕和蔣大郎兩手空空的回到“一品鮮”門口,跟著村長柳州他們一起回了村。
下車時,村長叫柳燕跟柳婦說,讓她找個空閑的時間來拿地契。
第二天一大早,柳燕帶著蔣大郎到巖溪鎮上買了十大壇酒,五文一斤,每壇20斤,總共花了一兩銀。
因為買的多,掌柜還送了柳燕兩壇一斤的。
柳燕還跑到布店里扯了一匹的黑麻布,到當鋪里租了一套帶帽子的男裝。
這些總共花了她100文,此時她的身上也只有二十來文錢了。
蔣大郎對她的行為向來不會多問,也不會多說。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原身的原因,柳燕本能的很信任他,所以才會做什么事情都放心的帶著他。
回家后柳燕讓蔣大郎幫忙把酒卸在了后院一間雜物房里。
待蔣大郎走后,柳燕心念一動,把酒收進了空間里。
中午吃完飯后,柳婦又到新房子那邊忙去了。
柳燕把門反鎖后便進了空間。
她嘗了一口小壇子里的酒,酒精度不是很高,有些雜味,感覺不太純。
加入一滴靈泉后,酒香馬上溢了出來。聞起來像是酯香、醇香和堅果香混合而成的很特別的一種香味。
比那什么“醉八仙”里面的氣味要香厚非常多。
柳燕不懂酒,嘗了一口,只覺得味道純凈又濃烈了,讓她有點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