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的十天,大家都很忙。
柳燕早上忙著播種澆水,下午讀書習字。
蔣大郎忙著農活之余,還要跟著蔣為學駕馬車。
劉啟回家跟著賬房先生學習做賬,差點把柳成美的下巴驚掉了。
這期間,柳燕還花了將近兩百兩把柳大壯家余下的田地也給買了,并且說服管事把柳大壯放了出來。
十天后,秋收到了,金黃色的稻子一排排的倒下,然后被運到曬谷場曬干脫谷。
柳燕家也請了四位村民,忙了整整五六天才把她們家十畝上品良田和十五畝中品良田的稻子都搞定。
這次總共收了4000多斤的大米。賣了一半給楊掌柜,剩下的都收在顧伯家的倉庫里,作為她們一家的口糧。
蔣大郎家因為只有十幾畝地,所以只收了2000來斤。
但據說已經不錯了。
可是柳燕算了算,一斤米才8文錢,4000斤也就32兩,蔣大郎家減半也就16兩,哪里算不錯?
怪不得白二娘失去了地和房子后,居然瘦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要知道那些算算也要300多兩,相當于十年的收入了,可能是兩代人的累積了。
秋收過后,蔣大郎和柳州也開始送菜生涯了。
蔣大郎這家伙學習能力還挺強,不僅學會駕車,連馬也騎的溜溜的,連蔣為也大感驚奇。
有一回柳燕去看他們學騎馬,他居然還會抓著韁繩站在馬背上,像表演雜技似的,看的柳燕直鼓掌。
劉啟也回來記賬了。柳燕看過他的賬本,還記得有模有樣。
令柳燕驚奇的是,劉啟知道她們每個月單賣菜都會收入200多兩時,都不感到驚訝。
嫉妒沒有,羨慕更沒有。
要知道這收入,都抵得上縣城里的大戶了。
看來是個平日里只知道花錢,對錢財收入心中沒譜的大少爺。
不過,柳燕也給他開了工資,一個月二兩包吃,把他高興的直樂。
他現在和柳成美住在五叔家里,但都是吃完晚飯后才回去。
柳燕也在忙,她的育種事業也有了起色。經過村長的宣傳,有十幾家的村民愿意請柳燕幫他們育種。
這樣加上村長家,大伯三伯還有蔣大郎家,就有二十家左右。
幸好顧伯舊房子有口井,柳燕就把育種的地點放在這,很是方便和隱秘。
柳燕還在屋檐處給小爺搭了個窩,這樣小爺白天飛累了就歇在那里,一有人來就會撲騰翅膀提醒柳燕。
柳燕實驗過,她用稀釋一半的靈泉水泡過的葉子菜種子,大概可以收割三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也就是說,每隔30天她要育種一次讓村民重新播種。
而蘿卜土豆地瓜這些,大概一個多月就能收獲。種子屬于一次性的,也就是說她也是一個多月要育種一次。
因為這些人多出的菜柳燕會收,所以柳燕拜托柳成林到縣城里去談生意,目標客戶就是除了一品鮮的二級酒樓和飯館。
柳成林:“你說什么,你要把這些菜賣給他們?”
柳燕:“這些菜的口感會比神仙菜差一些,但比普通的也會好非常多,應該也會很受這些餐館歡迎。”
柳成林:“那你先給我一些,我拿去試試看。”
柳燕:“好,葉子菜,我收購的價格是20文一筐,售價是80文一筐。至于蘿卜土豆什么的,到時候再說。”
柳成林:“好,沒問題”
柳燕:“這些菜里,三成的利潤歸您。一成的利潤歸村長,他負責管這些村民。”
柳成林:“那不行,這買賣可是長期的,而我只是出一份力而已。”
柳燕:“這后期還有擴大、維護呢?出現什么問題您還要管吧。”
柳成林低頭想了想:“那還是太多了,兩成吧。三伯也不跟你客氣了。”
“好”柳燕點點頭
這些算起來毛利潤一個月270兩左右,兩成也有50幾兩。
而且后期還會再擴大,總之大家以后都不會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