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你不是一個傳統的人嘍?”
“當然,看我的年齡就知道了,我想整個NCAA沒有比我觀念更新銳的主教練了。”
“說到這里,能說一下你成為斗牛犬隊主教練的經歷嗎?雖然不想承認,但大學籃球界總體上非常保守,我想你的年齡和國籍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這就說來話長了,我當初來到美國后,就想進入斗牛犬隊,經過半年的打雜,利克里特教練……”
“最后再問一個問題,你對球隊的成績預期是什么?”
“十六強。”
“你對球隊這么有信心嗎?”
“不,董事會對我的帶隊成績有硬性要求,如果球隊走不到十六強,我就要被解雇了。”
“……好的,感謝Z教練接受采訪,預祝巴特勒在明天的比賽中取得成功!”
蘇群看完整篇采訪,眼睛越來越亮,他沉吟了一下,又著重看了看張瑜的履歷。
“24歲的中國主教練,帶領球隊打進瘋狂三月……”他用手指敲著桌子,笑了起來。
蘇群拿出手機,找到一個號碼,撥了出去:
“小段啊,你知不知道一個叫張瑜的人,他是NCAA巴特勒大學的主教練……不知道?那你現在開始了解一下張瑜的信息,他是中國人,應該不難找到……去采訪他?不不不,你先別接觸,等等再說……好好好,就這樣,你忙吧。”
蘇群放下手機,剛才和他通話的是《籃球先鋒報》常駐美國的記者段冉,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將。
他讓段冉先對張瑜做初步了解,準備等巴特勒大學走遠一點再采訪張瑜。
沒辦法,國內球迷對NCAA所知甚少,也就對瘋狂三月稍微了解一點,之前《籃球先鋒報》也報道過在NCAA打過球的中國球員,比如90年代的馬建,但卻反響平平。
而且張瑜還不是球員,蘇群想要再穩妥一點,等巴特勒取得足夠好的成績再對他進行采訪。
他講這件事暫且放在了一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而在遙遠的太平洋對岸,張瑜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已經傳回了中國,被國內最大的籃球平面媒體的主編惦記上了。
在蘇群看到這篇專訪的時候,NCAA的六十四強比賽已經打完。
巴特勒首輪的對手是老自治領大學,這所學校過往成績比巴特勒強一點,時不時能進入瘋狂三月,但也就是止步于六十四強,是標準的錦標賽龍套球隊。
其陣中的核心球員是大三的鋒衛搖擺人布萊恩亨德森,場均能夠得到18.5分5.4籃板3.4助攻,比較全能,防守端也比較強硬。
但全能的另一面就是全不能。
在比賽中,張瑜針對布萊恩亨德森重點布置了戰術,在邁克格林主防的基礎上,AJ格雷夫斯和朱利安貝科時刻準備著為他提供貼身服務。
整場比賽下來,布萊恩亨德森感覺身上時刻貼著一只手,突進內線還有德魯和坎貝爾的親切慰問,被整個斗牛犬隊熱情招待了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