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民回到家,已經是三點多了。
很多農民都已經開始下地干活了,不過劉立民倒還沒有著急,因為他計劃今年要把家里大部分的土都種上中藥材。
當然還有一件事情,就是發動更多的農民來種藥材,只是這也需要得到大隊和公社的支持才行。
從青云山挖到的那支野山參,劉立民就把它種在了自家壩子邊上,雖然說這東西也不怕有人惦記,也怕有麻雀啊什么的破壞了,種在家門口是最安全的。
等到今年秋天,這株野山參開花結籽,那就是收獲的時候了,有了種籽,劉立民就有辦法讓這些種籽,長出更多的山參來,當然那就是人工種植的林下參了。
藥效肯定是不如野生的,但只要不施化肥農藥,也差不了太多,藥用價值很高,要是賣的話,也是能賣不少錢的,只是林下參的生長周期也很長,得十年以上。
十年后,那就是九十年代了。
不過那時候山參就更值錢了,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有了錢,特別是出現了很多富人,那時候不管是人參也好,還是靈芝也好,各種大補的中藥材都會很值錢的。
在全國范圍內,川省和皖省是最早開始包產到戶的,不過在一九八零年前后,那都是偷偷的干,處于探索階段,所以現在名義上,還只是承包到生產隊這里呢。
如果沒有生產隊到生產大隊以及公社的支持,劉立民要搞藥材種植,也是不行滴。
大年初五,劉立民就來到了生產隊長張板池家里面。
張板池見劉立民來了,連忙出來迎接,一邊笑道:“小劉,真是稀客啊!”
劉立民笑道:“隊長,我這可是來給你拜年了!”
張板池笑道:“行了,我知道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一定是為了藥材種植的事兒吧?”
劉立民點了點頭道:“的確如此,不知道去年你和上面反映后,上面有沒有什么情況?”
張板池笑道:“其實大隊還是很支持你的,因為你可是咱們盤龍壩生產大隊的名人了,不過這還是需要公社領導的支持,這樣吧,我和你一起去找大隊支書和隊長,看看他們怎么說!”
劉立民道:“那行,這事兒不宜遲了!”
兩人來到了大隊部,找到了大隊支書萬金山和大隊長徐吉才、
劉立民的大名,他們可是早就知道了的,在鼎新公社,可以不知道盤龍壩支書是誰,但不會不知道劉立民是誰。
萬金山笑呵呵地道:“劉立民同志,你提的建議非常好,雖然說咱們上面的政策是發展糧食生產為主,但也說了,可以根據本地的條件,積極發展其他經濟作物的生產,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當然了,種植藥材呢,比較特殊,需要經過咱們生產大隊社員大會討論通過才可以,同時公社那里也需要領導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