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和離,回到康平侯府,這顆心才能放下來。
廖慶八人聽蔣青這么一說,八個人眼神交流了一會,都接受了蔣青的安排,甚至還覺得這樣的安排非常明智。
他們這些人除了會武功,還擅長偽裝隱蔽,讓他們躲在暗處守護世子,守護康平侯府,這不是物盡其用嗎?
廖慶八人拱手領命,齊聲道:“謹遵世子吩咐。”
“這是你們在臨安城落腳的地方,這是你們這個月的月銀,以后咱們就暗中聯系,你們都可以在臨安城謀一份差事。”蔣青給了廖慶八張十兩一張的銀票,還給了他一張便條,上面寫著一處宅院的地址。
廖慶沒有拒絕,接過銀票,便條。他們兄弟八人住的地方得有,吃飯的銀子得有,他們剛從廖家村走出來,可都是身無分文的人。
蔣青說他們可以在臨安城謀一份差事,這個注意好,既能掙銀子,又能打探消息,還能掩飾他們與康平侯府的關系。
廖慶八人走后,蔣青長舒了一口氣,總算將八位哥哥安排妥當,他知曉廖家村的哥哥們都是有真本事的人,能屈尊跟在他身邊效力,這都是他祖父積攢下來的恩德。
祖父在前栽樹,他在后乘涼。
昨晚上在廖家村,康平侯大致跟蔣青講述了廖家村與康平侯府的淵源。
幾十年前,廖家村是大山里的一處小村落,只有十幾戶人家,當時朝廷上下一片烏煙瘴氣,官員貴族都沉溺于五石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頻頻發生。
廖家村地處偏僻的山坳中,廖老爺子十五歲那一年,下了一場百年難遇的大暴雨,最后導致山洪暴發,廖家村幾十口人,除了廖老爺子逃出生天,其余的村民全都命喪黃泉。
身心深受打擊的廖老爺子,走出大山,
開始了他流浪的生活,然而,外面的世道,百姓缺吃少穿,忍饑挨餓已是常態。
廖老爺子從廖家村堙沒在泥石流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生病,開始還能挺著,時長日久病情越發嚴重起來,但他也無可奈何,吃都沒得吃,哪里還有銀子看病。
廖老爺子命懸一線時,意識已經模糊起來,模模糊糊見有人向他走來,心中一喜,以為自己就要與黃泉下的父母親相見,一直強撐著的那口氣頓時咽了下去,眼眸一閉,陷入了黑暗之中。
廖老爺子以為自己咽下最后一口氣歸西了,當他悠悠轉醒時,張口的第一句話便是大喊:“父親,母親。”
廖老爺子福大命大,被出門在外游歷的蔣老侯爺救下了,從此廖老爺子跟隨在蔣老侯爺身邊幾十年。
跟著蔣老侯爺南征北戰,叱咤風云。臨瀾國建國時,廖老爺子拒絕了朝廷封官,歸隱山林。
領著妻兒重建廖家村,房舍是很容易重建起來的,廖家村的后人就只剩下廖老爺子這一家。
蔣老侯爺正好在為軍隊里退下的傷殘士兵憂心,還有一些孤寡無家可歸的士兵,這些人都是跟他們一起并肩作戰,奮勇殺敵,不畏生死的兄弟。
朝廷只是發了一筆微薄的銀兩,作為這些士兵的補償,而這些士兵大多數連一個落腳之處都沒有,這些士兵今后的日子有多艱難可想而知。
臨瀾國建國后,皇帝就將軍隊收攏,將羅家軍,蔣家軍等等各將軍屬軍混合起來,再分散到各處軍營與戍邊,臨瀾國以后不允許王孫貴族養私家軍。
軍隊只能是國家的,聽從皇帝的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