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去思考,要兩天之內賺得四十七枚米拉幣的巨款,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等到羅利察覺時,才發覺自己的手不停顫抖。
羅利覺得丟臉,于是,握緊拳頭想要制止顫抖。
這個時候,一個小小的手心握住了他的拳頭。
是莉莉薇!
羅利總算是記起莉莉薇還在自己身邊。
羅利并不孤單。
這個事實,讓羅利才有余力深呼吸。
再這樣下去,就連要帶莉莉薇回到北方森林的承諾都實現不了。
停止轉動的腦袋,因為莉莉薇的原因,又重新開始運轉起來。
莉莉薇早預料到會這樣,于是開口問:“那都到了這種時候了,你這家伙打算要怎么做呢?”
“在想出解決的方案之前,有件事我想先嘗試看看。”
“什么事?”莉莉薇抬起頭詢問。
“以債養債!”
除非是很有錢,或者是很有肚量的人物,否則借了一大筆錢給別人,應該都會坐立不安吧。
相反地,除非是很沒錢、或者是心胸很狹窄的人物。
否則借了一點錢給別人,應該都不會啰唆地拼命討債。
借款就像一股向自己身前壓迫的濁流!
或許,直面濁流身體壓根無法承受得住,但如果讓水流分散到幾條河川里,就一定能承受得住!
羅利的想法是——分散四十七米拉幣的巨款,也就是向好幾個人借錢來一次償還巨款,跟著再慢慢地還錢。
然而,他所想的這件事實行起來卻不太順利。
“羅利先生,好久不見。今天又帶來了什么發財方法?”
當羅利出現在熟悉的商行里,所有認識他的商人都會說出這樣的話來歡迎他。
而一旦羅利說出借錢的事,商行里面的每個人都會立刻板起臉來。
“五枚米拉幣?哎呀!很不湊巧,我們商行的財務也緊呢。年關將近,小麥和肉都漲價了,為了明年春天的交易,還得先買齊商品儲存起來。很抱歉,恐怕有點困難……”
所有人的態度都一樣,就仿佛事先約好了似的。
畢竟,對方也都是對這方面相當敏感的商人,行腳商人不向自己所屬的萊恩公會借錢,反倒特地來到商行提出借錢的要求,對方立刻就能夠察覺這名行腳商人一定是有什么無法向萊恩公會借錢的理由,而陷入窘境。
道理很簡單,就像沒有任何一個商人,會把貨物寄放在就要沉沒的船上。
如果告訴對方就算借一枚米拉幣也好,對方也會擺出輕蔑的眼神看著羅利。
有時候,甚至還沒機會多說話,他和莉莉薇就會被趕出商行。
不提銷售商品或洽商的要求,而是提出借錢的人,這種人就跟盜賊沒兩樣。
在商界里,這是個基本的常識。
“還有下一家。”
每次與莉莉薇被人家趕出來之后,羅利就會對莉莉薇講這句話。
在講了第五遍后,羅利可能是不堪重負,也就不再講了。
過了第三家之后,就無法繼續強顏歡笑著走出來。
從第四家出來時,就基本上聽不到莉莉薇安慰自己的聲音了。
一路上,兩人原本還討論著除了先向人借錢還債的方法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賺錢方法。
但不久之后,兩人也變得意志消沉而不再討論。
商人嘛,本來就是靠著資金在賺錢。
少了本錢,什么事都做不了,這個道理不用誰去刻意的說,相信大家都也明白。
羅利走在路上的腳步,無意識地加快,他與莉莉薇之間的距離也容易因此拉遠。
每當發現距離拉遠,羅利就會叮嚀自己別著急。
然而,叮嚀的聲音卻只是在空空的腦袋里形成回音罷了。
不僅如此,就連莉莉薇時而說出的鼓勵話語都讓他感到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