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說,羅利如果遇見了一臉得意表情談著莉莉薇睡相的人,一定會忍不住有種同仇敵愾的感覺。
“本大人不想聽什么黃金大道的故事,本大人還是想聽琥珀城鎮的后續。”
莉莉薇想聽的不是驚險刺激的冒險故事,而是羅利一路走來的平凡經歷。
至于,她為何想聽羅利的平凡經歷,理由再清楚不過了。
只要用言語把羅利為莉莉薇說明蘆葦城的三角洲時,所感受到的那種感覺形容出來,就能立刻知道莉莉薇的理由。
不過,羅利閉上雙唇露出淡淡的微笑。
他并沒有反問莉莉薇什么,只是照著莉莉薇的問題做出了回答。
在琥珀城鎮賣了從北方采買來的動物牙齒和骨頭,相對地采買了鹽巴和鹽腌制鯡魚后,便朝向內陸地區出發。
一路上有時徒步,有時與人共乘馬車,偶爾也會組成商隊。
沿路走過平原、越過河川、爬過山頭,也在森林迷過路。
旅途中受過傷,也受過病痛折磨。
曾經因為碰巧遇見聽說已身亡的商人而歡喜,也曾經因為反而聽到有傳言說自己已身亡而大笑。
莉莉薇神情愉快地靜靜聆聽著羅利敘述的每一段經歷。
那模樣就仿佛看見盡管活了好幾百年,仍有不曾見過的土地,在眼前無限延伸而樂在其中似的。
也像是聽見像是玩笑話的烏龍事件頻繁發生時,而感到驚訝似的。
然后,那模樣就仿佛想象著在這條漫長、平凡、沒有任何特別之處的旅途上,羅利身邊總有自己陪伴。
不久后,羅利前往山中的村子里送上鹽巴,相對地采買了品質優良的貂皮。
描述到這里時,他停了下來。
因為他覺得,如果繼續描述下去,將會違反兩人在心照不宣之下,所訂下的約定。
莉莉薇不知何時已經倚在羅利身上發呆,她空出來的手握住了羅利的手。
以實際的時間來說,羅利所描述的旅途有兩年之久。
因為,兩人剛走完這么一段盡管平凡卻很漫長的旅途。
所以,覺得累了吧。
兩人剛走完的,是一段絕對不可能實現的漫長旅途。
去到山中的村子里送上鹽巴,相對地采買了貂皮后,羅利下一個停留的的村子里是?
是小麥大產地、是河口城鎮。
如果羅利繼續描述下去,這趟旅途的路徑將又回到出發點,然后不停地繞圈子打轉。
然而,莉莉薇沒有催促羅利描述下去。
因為,她知道如果開口催促,將破壞此刻如同身處夢境的氣氛。
莉莉薇此刻是感到后悔?
還是覺得開心?
或許兩者都有。
正因為開心,所以才會感到后悔。
羅利與莉莉薇的兩人之旅不會前往比蘆葦城更南方的地區,也不會前往西方地區。
兩人將前往的地方,是一個永遠未知的世界。
那是一個伸出腳就能踏進的世界,卻也是兩人絕對不可能前往的世界。
神說:一開始有了語言,然后,語言創造了世界。
如果此言屬實,那么被喻為神明的莉莉薇,一定是借了羅利的語言,打算創造出一個暫時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