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王德林是在說鐘樓后,羅利展露笑顏點了點頭。
羅利向王德林借來道具作出支撐鍋子的底座,并在鍋子里加水后,照著劉興凱讓他的份量放入材料。
因為莉莉薇喜歡重口味的料理,所以羅利多加了點鹽。
而且,羅利也聽說過牧羊人和羊群一樣,都喜歡咸味十足的食物。
羅利也大量放入了硬梆梆的肉干,和放在袋子里壓碎了的面包屑,慢慢熬出營養十足的料理。
照理說,這種時候應該會聊上幾句,但王德林卻依舊默默地工作。
有人說過,長年從事牧羊人的工作后,會變得只肯與動物交談。
此刻的羅利,能理解說這句話的人那種心情。
“晚餐做好了哦。”
羅利到隔壁房間呼喚莉莉薇與寇洋時,發現兩人從床上拔起幾根麥桿,高興地玩著猜哪根麥桿比較短的孩童游戲。
看見笑容滿面的寇洋,羅利猜測應該是寇洋贏得比較多。
與兩人擦身而過時,羅利摸了摸莉莉薇的頭,結果莉莉薇貼近他,明顯表現出撒嬌的樣子。
莉莉薇的心情似乎不太好。
“感謝神明賜予我們今日的糧食。”
很符合寺廟作風地朗誦完平時壓根不會朗誦的圣經詞句后,大家開始用餐。
寇洋笑容滿面地開始吃飯,莉莉薇則是像個貨真價實的修女般苦著一張臉。
莉莉薇會有這樣的反應,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加的是肉干而不是新鮮生肉。
但更大的原因是,屬于熱湯類的火鍋料理配上蒸餾葡萄酒壓根不好吃。
如果還在旅途中那就算了,都已經抵達目的地了,為什么不能喝醉酒?
羅利覺得莉莉薇的抱怨就要傳到耳邊了,但也無可奈何,畢竟眼前的人物可是宛若隱者的王德林。
為了先觀察狀況,羅利認為當下應該扮演一名虔誠的行腳商人。
在這里,羅利頂多只有劉興凱這么一個友人。
在竹子同盟霸占寺廟的情況下,羅利也不確定萊恩商業公會之名擁有多大的價值。
雖說對方只是個牧羊人,但既然有機會與長年在寺廟生活的牧羊人同住,當然應該好好利用這份幸運才對。
就像水瓶一樣,沉默寡言的人雖然嘴巴像瓶口一樣封得緊密,但卻在腦袋瓜里儲滿了知識。
重點是該如何拔出這個瓶塞。
王德林果然還是默默地用餐,既沒有答謝,也沒有批評。
原本的約定就是由羅利三人提供餐食。
而且,如果批評料理的味道,有時會形成對立。
所以,王德林保持沉默或許是正確的反應。
只是這么一來,羅利連碰觸瓶塞的機會都沒有。
只好慢慢再找機會了。
這么想著的羅利繼續用餐時,王德林緩緩站起了身子。
鍋子里的料理已經差不多沒了,接下來就要看怎么分配最后剩下的濃湯。
莉莉薇的嘴角揚起,露骨地露出“少了一個人分湯”的愉快表情,但看見王德林很快地坐回原位后,臉上的笑容而后消失。
王德林很自然地拿起掛在皮繩上的羊肉,丟進了鍋子里。
“……偶爾一群人一起吃飯也不錯。”
雖然,王德林說話的聲音就好比灰燼垮下的聲響一樣細碎。
但對于過去經常獨自用餐的羅利三人來說,這比任何招呼話語都來得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