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眼力好一點的人,都會有想要在落火城做投資的想法。
而且,照塞繆爾所說,實際上諸侯確實在落火城競相投資。
諸侯肯定會砸下重本。他們應該就像羅利一樣,買下了建筑物做投資。那么,在落火城做了投資的人,有可能采取會降低落火城價值的行動嗎?當然不可能。
貨幣是權力象征,諸侯當中或許也有人對于德利修斯商行發行新貨幣的事實感到不是滋味,但問題是究竟會有多少人這么想?如果自己的土地能保持安泰,又能大撈一筆,當然就不會那么固執了。
畢竟德利修斯商行所策畫的戰爭,是如何讓自家發行的貨幣不斷擴展、流通各個區域的戰爭。
發行愈多貨幣,就能獲得愈多鑄幣稅。而沒有人愿意使用的貨幣,就算發行再多,也沒有意義。為了賺取利益,當然要設法讓多數人使用貨幣比較好。從這樣的觀點來說,德利修斯商行的計劃相當完美。
羅利在金京兌換時,兌換了十四種貨幣。在貨幣種類如此繁多的城鎮,大家肯定會迫切渴望出現一種強力且數量豐富的貨幣。
所以,貨幣才得以流通各地。
羅利之所以會把德利修斯商行企圖做出的舉動形容成戰爭,是因為,流通各地的貨幣能達成與士兵相同的任務。
為了守護城鎮,德利修斯商行刻意不建蓋城墻并達成了其目的,接下來德利修斯商行正準備邁入一個新世界。
商人們正是嗅出了德利修斯商行的企圖。
德利修斯商行的立牌上,標出一長串在北方地區比較具有勢力的諸侯名字,并寫著已取得這些諸侯的認可。這內容可直接解讀成諸侯認同新貨幣在其領地流通。
一旦演變成這般事態,官方們將難以反抗。
當周遭人們開始使用良質貨幣,并在奇妙經濟圈里生活之下,自己卻在圈外生活會造成莫大的損失。到時候會買不到想要的東西,也賣不出想賣的東西。
這般狀況就跟城墻四周被士兵重重包圍,而斷了軍糧的狀況幾乎沒兩樣。
而且,如果使用德利修斯商行發行的貨幣,并加入該貨幣流通區域,意味著土地持有人已不再是該地區真正的支配者。
就算是再有力量的有力人士,如果沒有錢也難以展現其權勢。要是知道山的另一頭發展得很好,領民們有可能會搬移到山的另一頭。這時如果以武力制止,就會落得與周邊地區引發紛爭的下場。而且,紛爭對象會是與德利修斯商行保有關系的人,而德利修斯商行又靠著金錢與其他多數有力人士保有關系。
在這種狀況下,怎能引發戰爭?
在過去,城主們也曾經計劃過類似的手法。這時城主們會采用姻親結盟的方法。
不過,有別于貨幣,人是善變的。政略結婚之中,有不少例子不僅失敗,最后還演變成腥風血雨的戰爭。就這層含義來說,北方地區的有力人士分散在各地這一點,也非常符合德利修斯商行的計劃。
北方地區的地形太過險峻,就算一身武裝跨在馬背上的人們,想要聯手作戰也難。即使想要政略結婚,也難以抬花轎爬過山頭。
然而,如果以貨幣為媒介,無論陡峭高山、幽深森林或每年會發生的積雪,都幾乎不會造成影響。北方地區是利用貨幣來連接的最佳場所。
過去竹子同盟曾經運用旗下的軍艦,擊破一直干擾貿易的城主軍隊。當時商人們為了新時代的降臨而高聲喝采,但這般做法已是古老時代的戰爭方式。
德利修斯商行利用讓諸侯們使用貨幣來束縛諸侯們的經濟行動,并且透過發行貨幣以獲取莫大的利益。
這與派兵攻進諸侯們的領地,進而奪取財富來賺錢的粗魯做法完全不同。
而且,全世界的人們都渴望交由擅于經營的商人來管理貨幣流通,而非交由滿腦子只知道行使權力的無能領主們。如果是領主,饑荒時為了取得糧食,只能奪取他國土地,但如果換成商人,就能靠錢來解決事情。由商人來管理的話,不但稅金低、生意好做,也沒有多余的權威。
城主花錢養的宮廷御用商人也會傳授這般智慧給城主,但城主愿不愿意采用就不得而知了。愚蠢的城主即使沒有采用這般智慧,還是能存活下來,但愚蠢的商行就無法存活下來。這對民眾而言,將構成值得信賴的強力證據。
德利修斯商行成為史上第一家沒有使用武器,就做出與城主相同的事情,并站在與城主相同立場的商行。
“時代變了!”
聽完羅利的說明后,塞繆爾一邊高舉倒入葡萄酒的酒杯,一邊這么大喊。
塞繆爾會大喊出來,或許是因為,感到有些落寞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