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陳難開口了。
左慈,孔明還有賈詡連忙閉上了嘴,剛想起來陳難喊他們不是鬧著玩的。
“鄙人想教給你們如何利用雕版印刷批量生產書籍……”
陳難認真了起來。
“什么是雕版印刷啊?”
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陳難就是想教給他們雕版印刷術。
事實上,他更想用活字印刷術,只是他考慮了一下,當前還沒有技術支持他搞活字印刷。
因為就算后來宋朝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人們還是沒有摒棄雕版印刷。
就算到了明清時期,雕版印刷術依舊是他們使用最高的雕刻方便。
這是什么原因呢?
因為活字印刷術的要求很高,當時的生產條件還是很難實現。
就說技術問題吧,這做活字的材料就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有的,木材雖然成本低,卻容易壞。
活字也不好固定,如果那個環節出現一點失誤,印刷出來所有的書都會有問題。
這個時代的油料墨汁也很落后,要是使用金屬材料,很難把活字印在紙上面。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一本書的漢子就有幾千個,由于當時還沒有出現拼音,排班經常出現失誤。
因為這么多條件受阻礙,所以只能使用雕版印刷術。
自然。
等到時代的生產技術發達了,陳難也會教給世人活字印刷術的方法。
而且,要想做好活字印刷術,雕版印刷術就是它的基礎,所以等人們都會
(本章未完,請翻頁)
雕版印刷了,活字印刷術學起來也就更快了。
“至于什么是雕版印刷,先看我是怎么做的。”
“你們看,這里有一塊木板,上面刻著一些書稿。”
“找一張質量好的紙,要這種特別薄而且透明的紙,把正面貼到木板上去,這樣印出來的字跡才會更清晰,也更好的做成反體。”
“接著,用刻刀把字的周圍削平,讓一些文字凸出來,我們見過的那些石碑都是些陰文,所以和雕版印刷是完全相反的。”
“接下來就是印刷了,在凸出的文字上小心的涂上墨汁,把紙張輕輕的貼在上面,這樣字跡就出現在紙上了。”
陳難詳細的給他們講解著,一邊拿著紙張給他們做示范。
賈詡和孔明聰明過人,一眼便清楚它的操作原理,也知道這雕版印刷術驚為天人。
“只是……國風老弟,這么印刷也太慢了吧,能不能提高些速度。”
“雕刻書本不僅耗時耗力,還容易出錯,真不如手寫來的快。”
左慈思慮了半天,忍不住問道。
“烏角先生你的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陳難笑了笑,接著他對左慈問道。
“要是只抄寫一篇文章,這雕版印刷自然是慢了些。”
“要是把這篇文章抄寫一千遍,一萬遍呢?”
聽到這里,左慈不說話了。
自然。
手抄四五份自然要比雕版印刷術快的多,但要比數量,自然雕版印刷更受一籌。
只需要拿著紙,一張張的放上去,不出三秒就好了……
這手能走多塊才能比得上雕版印刷啊?
“國風老弟真乃神人也,這雕版印刷妙哉!”
孔明拱了拱手,嘖嘖稱奇。
左慈自然想不到這雕版印刷術對后世的影響有多大,而他卻想到了別的方面。
因為孔明和左慈看待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不同。
他本就是個謀士,考慮問題都是為了百姓的發展,和后世的影響。
自然更看重這背后所帶來的影響。
“國風老弟,這方法實在是太厲害了。”
“真是神了……我賈某人還不知道竟有這么好的東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