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之前的事情,孫仲謀曾親眼看到兄長孫策的厲害。
那是孫策決定攻打的太史的時候。
劉繇身上還流著漢室的血,經常為百姓做實事,兩袖清風,只是在軍事上卻是一竅不通。
突然有人向劉繇建議,讓太史慈做他帳下的大將,沒想到劉繇卻不信任他,只讓他做了一個小小的探子。
這才導致了后來事情的發生。
就在太史慈前去打探敵情時,突然發現了孫策大軍的痕跡。
要是一般的探子……看到這幅畫面,一定會回去詢問上級的意見……在做處理。
沒想到太史慈卻不甘當一個探子,他要親自和孫策單挑以證明他的實力……
這個決定直接改變了劉繇未來的一生……這樣的絕對已經證明這太史慈有多瘋狂了。
而孫策自然不甘示弱,既然你想單挑,我就奉陪到底。
孫堅生前的大將黃蓋,韓當全都在孫策的一旁。
沒想到孫策覺得一個人上前:“你們就看好吧,既然他要笑死,我就成全他。”
對!做出這個決定后。
太史慈,孫策在同一時間那些刀,策馬狂奔,刀光劍影之間。
在看時,兩個人都都沒受傷的坐在馬上。
所以,會是誰輸了?
他們扭頭看著孫策,頭盔消失不見,只剩下凌亂的頭發。
那個頭盔正在太史慈的長戟上。
他們都認為孫策輸給了太史慈。
突然,太史慈腳下的馬兒,痛苦的長鳴一聲就倒下在也站不起來了。
而太史慈突然感覺到了什么,不由得摸向了自己的脖子。
頓時冒出了冷汗,他的脖子后一直放著一個手戟,現在已經不見了。
想不到……
那孫策竟然能同時刺傷大馬,還奪走了他腦袋后的手戟,這是多厲害的身手啊?
從此以后,孫策和太史慈惺惺相惜,在此次的心中留下了重要一筆。
最后,孫策攻下來劉繇,劉繇不得不落荒而逃,這太史慈也就去了孫策帳下。
每次想起這件事,孫仲謀就不由得嘖嘖稱奇。
因為他沒有像兄長那樣的身手。
不僅如此,孫策打下了笮融,打敗了嚴白虎,還有劉勳等等。
這樣輝煌的歷程,已經不是一個個
(本章未完,請翻頁)
數字所能代表的了。
而且,當曹司空了解到孫策的輝煌戰績時,也不由得感嘆!
從這就能顯示出。
孫策江東小霸王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
令人遺憾的是,孫策年紀輕輕卻遭到了刺殺,一代英豪就此落幕。
按照歷史上那么多的先例,孫策的兒子應該繼承他父親的江東之主的位置。
沒想到孫策竟然把這個位置托付給了弟弟孫仲謀。
自然,其他人都認為,孫策是因為兒子太小了,所以沒有讓兒子繼承主公之位。
那時的江東依舊動蕩不安,很多勢力還不愿意誠服于江東的統治。
要是孫策把位置傳給了他的兒子,那么小的年紀哪有什么統領江東的能力。
能不能士族林立時候保住自己的位置都很難說,更別說安定動蕩的局勢了。
孫策明白弟弟孫權才智過人。
因此。只有孫權繼承了自己的位置,他能就為父親孫堅報仇雪恨,才走機會穩定江東的局勢。
現在主公之位雖給了孫權,卻也給孫權帶來了麻煩。
那些本就不服的士族面對言不正名不順的江東之主,更不愿意誠服了。
甚至有人傳言……就是孫權為了奪得主公之位這才刺殺的兄長孫策。
特別是……
孫策在臨死之前,囑咐自己……軍事不懂就問周瑜,國家內務不懂就問張昭。
沒想到在這樣艱難的時刻,周瑜從未站出來為他說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