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樓上,進了一間屋子。藍衣人提筆簽了一折憑信交給戌甲,并說道:“收好憑信,這是你日后免費上下山的票證。那處產業的地址也在憑信中,你可自行前往。若無意外發生的話,你每月頭七日就呆在那里,之后便可返回,這樣也不太耽誤修練。此外,這大樓后面不遠處有一小樓。以這個憑信,你可以在那里分到一間屋子用作休息。可還有其他疑問么?”
戌甲初來乍到,自然想不出什么名堂,只得說沒有疑問。藍衣人最后說道:“以后有事可直接來找我。另外,下個月記得來一趟,辦理你的靈卡事宜。”
將戌甲送出屋子,藍衣人轉身進去并關了門。戌甲低頭看了一眼憑信,又抬頭瞟了一眼屋門,便下樓去了。出了大樓,到了院外,戌甲順著路往大樓后面而去。果然看見一棟小樓,形制與大樓有幾分相似。戌甲上前將憑信交給樓門守衛,檢驗過后,守衛領著戌甲上樓。來到一間屋外,讓戌甲伸手按住門上的手印并注入靈氣。然后,輕輕一推,門便打開了。接著,守衛又掏出冊子讓戌甲錄名,而后便下樓去了。
一進屋子,迎面一陣似曾相識的感覺撲來。戌甲站在門口,上下左右看了半天,終于琢磨出這感覺從何而來。原來這屋子從形狀到擺設,都與欄樓那里有些相似。當然,有一點比欄樓那里好,就是門對面的那面墻上開了窗戶。有了這扇窗戶,便又有些像學堂的屋子了。
略略收拾了一下,戌甲從屋子出來。四處張望了一下,沒感覺到有幾處靈氣的波動,看來住在這里的人并不多。樓里樓外的雖看著簡單,倒也十分干凈。像戌甲這樣沒什么情趣和講究的人住在這里,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離下月初還有兩天,不急著下山,戌甲索性四處看看。在山上快三十年,學堂外面其實見識得不多。沿著大道走了半圈,第一個印象就是錢莊開得多,第二個印象就是吃喝的地方多。其實從表面上看不出來這些,只是戌甲在山下見識過了。而且也聽人說了,山上、山下都一樣,越靠近衙門越燈紅酒綠。驚府逮人越來越有手段,往哪兒藏都不好使,連農家樂都不敢搞了。有人便想到,索性來他個燈下黑,就在衙門邊上享受。戌甲一路走來,隱約都能聞著味兒。
當然了,不能全是那些地方,好歹明面上也須裝點。所以,還是有不少敞開大門的正經去處。經過一處大鋪面,抬頭看了眼牌匾,戌甲不禁笑了笑。原來牌匾上寫著《修仙百貨辛層六合店》,這自然讓戌甲想起當年剛被趙欋子帶上山的那日,自己一個人跑去逛了趟玄武店,且當時在店里買的那兩冊書卷一直被戌甲帶在身邊。想到這兒,戌甲眼前又浮現起了趙欋子的身影。年少在家時,在練功打底上得到過趙欋子的指點。再后來,也是被趙欋子領著直接拜在趙塚子門下。說起來,趙欋子不光算是戌甲的半個啟蒙師傅,更是戌甲仙途上的指路人。只是自從那次接送戌甲下山看望父母之后,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戌甲就再也沒能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見上趙欋子一面,也不知道如今怎樣了?
眼下懷里沒幾枚仙貝,戌甲便沒進去逛。走了一段路,又經過一棟文館。上門前一問,也須繳納仙貝才可進去,不過算不得貴,一枚仙貝即可進去一次,且沒有時限。若是愿意的話,一直呆在里面也不是不行。看出戌甲是新來這里的小弟子,門衛特意提醒了一句,說面上雖是沒有時限,可真要呆久了,里面的人還是會甩臉找茬趕人。若是不想被惡心到的話,最好自覺一些,呆個一兩日便走。聽了門衛的話,戌甲啞然一笑。眼下還不是靜心看書的時候,戌甲謝過門衛,又繼續逛了一段路,便回小樓去了。
一日過去,到了月尾最后一天。戌甲一早出了小樓,獨自走到飛云棧。拿出憑信,叫了一架飛云車,就往山下而去。到了山下后,又前往驛站,掏出多年無處可用的銀子雇了車馬,送自己去往那處產業所在地。
因大半路程都在直道,故而不會在路上耽擱太久,一日一夜足矣。下月的頭一天清晨,戌甲便到了這處南方產業的州城。身著便裝的戌甲隨意找人一問,便打聽到了具體方位。與自己猜得一樣,這處產業面上的名氣果然不小。
到了地方,特意轉了一圈,尋個人少的側門。上前敲開門崗并說明來意,接著按規定自袖中抽出憑信內所夾的一頁文字上有所改動的副本,當面交給了門衛。門衛接過去看了看,遣身旁一人入內報知,并請戌甲進崗內休息。不多時,那人領著另一人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