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元景在那個瓷器店處,把程處嗣四人喊到馬車上,告訴他們,想和他們合伙制作蚊香、雪糕賣錢的時候,四人還懷疑,李元景是在怎樣設圈套騙他們。
但現在他們來了趙王府,親眼看到了蚊香、雪糕如此神奇、這么多的人來買蚊香、雪糕,四人就不再懷疑,李元景是在設套騙他們上當了。
但四人依然懷疑,李元景和他們一直是死對頭,怎么突然之間,李元景又和他們拉關系、套近乎,說他們一塊長大,親如兄弟、情同手足?
四人想不明白李元景為什么突然變了,是不是這制作雪糕、蚊香的成本很高,李元景拿不出來錢,所以要把他們四個人拉進來,讓四人出資做本錢?
但這也不對呀,李元景對他們四人知根知底,他們四人表面看起來在長安城囂張跋扈、紈绔奢侈,其實,他們都窮得很,根本就拿不出來多少錢。
李震問李元景,制作這蚊香、雪糕的成本怎樣,一個雪糕一根蚊香賣多少錢?
李元景告訴眾人,制作雪糕,除了制作雪糕的蜂蜜、和插在雪糕中間的小竹棍,需要每天消耗之外,其余的,包括制作雪糕的銅模子、大盆子、大缸、硝石,都可以循環使用,不是消耗品。
所以制作雪糕,除了人工費用,消耗和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大唐,人工費用又便宜得很。
尉遲寶琳不懂,夏天怎樣把水凍成冰、這雪糕是怎樣制出來的。
李元景就給幾人講解,硝石放在水中溶解,會吸收水中大量的熱,把水變成冰,不用了,再把硝石水放在太陽下曬干,得到的硝石還可以繼續使用。
尉遲寶琳四人聽了,都很驚奇,他們從來沒有想到硝石還可以這樣用。
當然他們都懷疑李元景怎么知道硝石可以這樣用。
既然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這生意就很能干了,至于雪糕的售價,這么好的東西,對程處嗣等人來說,那幾乎可以說是無價、多少錢都要買的。
對一種東西定價,他們都在行得很。
幾千年來,人們生產、出售東西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用生產成本定價格,那其實是錯的,應該是根據購買者的需要、購買者購買的能力定價格。
只要他需要,非買不可,又能買得起,那你的價格就可以定了。
四紈绔定價的理念比后世幾千年的商人們都先進。
接下來李元景告訴四人,根據成本,一文錢大約可以制作二百根蚊香,如果賣一文錢二十根,那即使扣除成本等,也有七八倍的利潤。
而這種高檔蚊香,一文錢可以制作一百五十根,如果賣一文錢五根,那利潤就是三十倍。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