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很快就被燒干了,鍋里只剩下了白花花的鹽。
李元景讓一名下人把這鹽鏟出來,裝在瓷壇子里。
丁俊豪、春綺等人一直都在旁邊看著,剛開始他們并不知道李元景在干什么,但當他們看到鍋里的水燒干之后,剩下的白花花的鹽時,全都無比震驚:
這、這、這……
就剛才那又苦又腥根本不能吃的三等鹽,王爺殿下化在水里、用布過濾了幾遍、再把水燒干,就成了這又細又白的精品鹽了?
這可能嗎?
這是王爺變戲法變的吧?
變戲法是不可能的,眾人都瞪大眼睛看著王爺做這一切呢!
春綺上前用手指蘸了一點鹽放在水里嘗了一下:
咸!
純正的咸!
沒有苦味、腥味、以及別的雜味兒、比末等鹽咸許多倍的精品鹽!
太好了!
這可是精品鹽、比一等鹽還好的鹽呀!
在大唐,鹽極其珍貴,分為精品鹽、一等、二等、三等、末等。
精品鹽又細又白,味道純正,很咸,一兩精品鹽就要三十文錢,但即使這么貴還買不到。
要知道在大唐,一文錢能買到一斤米,三十文錢就能買三十斤米,卻只能買一兩精鹽。
像王府,一年只能從陛下那里分到一點點精鹽,平時根本都不舍得吃,只是在過節、有尊貴客人來的時候,才吃一點點。
一等鹽比精品鹽差一點,但也要二十文錢一兩。
二等鹽已經有比較濃的腥味兒、苦味兒等雜味兒,并且既不細、也不白了。
二等鹽要十文錢一兩。
三等鹽中,已經混入了泥沙,根本就不能吃了,也只有那些窮得沒辦法、不吃鹽人就活不下去的人才買三等鹽。
而末等鹽其實就不算是鹽了,只是含有鹽味的咸沙泥。
就這不能吃、不能算鹽的三等鹽、末等鹽,也要五文錢、一文錢一兩。
現在他們家王爺,用三等鹽,幾把火就燒出了精品鹽,他們王爺真的太有能耐、太了不起了!
現在,不管李世忠、丁俊豪、還是春綺等所有能接近李元景的王府中人,全都對李元景佩服得五體投地,在他們的心目中,李元景再也不是那個奢侈放蕩、一無是處的小紈绔了。
李元景煮出了精品鹽,他就命令丁俊豪去街上買一些三等鹽,然后他就在家里一邊等李世忠打造回來軸承,一邊煮鹽。
一大群下人、侍衛、侍女,有人化鹽水、有人過濾、有人燒火,很快就制出來了上百斤精品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