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唐百姓掙到了錢,他就把新的造紙術、印刷術研究出來,然后由朝廷在整個大唐開辦各級學校,讓大唐民眾全都讀書識字,那時,朝廷選拔官員就不必只能從五姓七望等大士族、大貴族中選拔了。
那時,五姓七望把持不了朝廷和地方官府,論錢又沒有李世民的鐵桿心腹們多,而他又研究出來了厲害的武器,五姓七望不敢造反,那時不用打壓,五姓七望自己就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李世民聽了李元景的講解,心中所有的憂愁全都消散了:
李元景才剛剛十四歲,卻能如此高瞻遠矚,如此布局,又如此和他一心,沒有一點私心,把他的鐵桿心腹全都拉進生意中,讓他們全都變成比五姓七望更富有、更有權勢的家族,這樣,大唐百姓如何不富、大唐誰還能撼動他的位置?
接下來李元景又向李世民講述了關于工業、農業、商業、服務業、教育、衛生、科學的知識,他告訴李世民,未來的朝廷按照這些分類組織,會更科學、更專業。
而朝廷官員的選拔、官職晉升,也不用再按照以前的科舉制度進行,而是按照各自的專業,從各個領域中選拔,這樣選拔的不但都是哥哥領域的專業人才,而且還直接把五姓七望的人隔絕在了仕途之外。
李元景還告訴李世民,將來他研制出來了那厲害的武器,大唐很輕松就能攻占突厥、高句麗、大食、南詔、真臘,把這些國家全都變成大唐的疆域。
他將在大唐所有州縣,全都用他研制出來的水泥修筑水泥路,他還將研制一些跑得非常快的車子。
路修好后,那車子能一日千里,不管突厥、高句麗,還是南詔、真臘,管理起來都很輕松,不用像現在這樣,距離京城太遠了,就鞭長莫及,管理不過來了。
李世民問李元景,如果將來真地攻占了突厥、高句麗、真臘等周邊國家,想把他們變成大唐疆域也會很不容易,他們那里的人一定會拼死反抗,總不能把他們那里的人全都殺掉吧?
即使把他們那里的人全都殺掉了,大唐也沒有那么多的人往他們那里遷移。
李元景向李世民分析,不管突厥、高句麗,還是真臘,每個國家之人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貴族、統治者,一部分是貧民、被統治者,真正拼死反抗的是貴族、統治者,對那些貧民、被統治者來說,被誰統治,他們都是受剝削、受壓迫的貧民,而如果大唐對他們,比他們的貴族、統治者對他們更好,他們甚至會更愿意接受大唐的統治,成為大唐的一員。
對貧苦百姓來說,誰能讓他們吃飽飯,有地方住、有衣服穿,能夠讓他們過安定和平的生活,他們就會擁護誰。
而李世民千古明君,一心為百姓,百姓們誰都心中都有桿秤,李世民對他們好,他們肯定會全心擁護李世民。
況且這些周邊國家人口都比較少,大唐攻占了這些國家之后,只需要把大唐人口大規模地往那里遷移,讓那里大唐之人,比那些國家本土的人口還多,他們本土人數少,即使反抗也反抗不出什么結果,不反抗他們還能過幸福、安定、和平的生活,那他們還反叛什么?
至于大唐百姓因為社會動亂、戰爭,人口銳減,自然要加緊恢復人口。
不管任何國家,任何朝代,都必須有人,只有有人了才可以干所有想干的事,沒有人了還干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