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殿下為人誠實,講究信譽,我們非常相信趙王殿下,等明天瓷器燒出來了,還請趙王殿下告訴我們燒出了多少,我們好早些準備糧食。”
李元景滿口答應了李明誠的要求。
李明誠又問李元景:
“趙王殿下,我聽說趙王殿下制作出了酒曲和酵子,酒曲可以釀酒,酵子可以蒸饅頭,不知道趙王殿下的這酒曲和酵子怎么賣,我們五姓七望也想買一些。”
李元景對李明誠七人說:
“各位,關于酒曲,一則制作起來極其麻煩,并且每次只能制作一點點,還不夠我自己用,并且即使我把酒曲給了你們,我不把我釀酒的方法給你們,你們也釀不出來白酒。
做生意講究合作共贏,現在我負責生產,你們負責出售,有錢大家賺,如果我把酒曲和釀酒的技術全都給了你們,那我就沒得賺了。
所以,關于白酒,我們還照以前的規矩,我負責生產,生產出來的,賣給你們七成。
至于酵子,因為我們已經達成了協議,我把我的炒菜技術、以及在大唐開飯店的區域經營權賣給了你們,我自然會把酵子的制作方法和蒸饅頭的方法教給你們。
不過因為昨天,陛下在我這兒吃了饅頭之后,覺得非常好吃,他就讓我把這蒸饅頭的方法公開出來,向大唐百姓們推廣出去,所以關于饅頭,我們只能蒸了自己吃、在自己酒店里賣,不可能實行區域專賣了。”
李明誠七人聽了有些失望,不過關于造酒技術,以前他們就曾經試圖向李元景施壓,但李元景堅決不賣給他們,當然,那時候他們也怕吃虧,所以就和李元景達成協議,由李元景生產,然后賣給他們,由他們出售。
至于酵子、蒸饅頭技術,既然李元景說準備公開出去了,他們也沒有辦法。
李元景就這樣分文不取地公開出去了太多的秘方、技術,他有錢不賺,他們也沒辦法,同時,他們也跟著得到了那秘方、技術,對他們也是好事。
中午了,李元景請七人在趙王府吃飯,李明誠七人,也很想嘗嘗饅頭的滋味,他們就真的不走了。
因為饅頭新蒸出來時特別好吃,所以現在趙王府每天都蒸新鮮饅頭。
七人吃到了新鮮饅頭,都覺得特別好吃,很佩服李元景能研究出來蒸饅頭這樣的辦法。
席間,李明誠問李元景,能不能再寫些字幅賣給他們,李元景答應了下來。
現在,李元景的字幅非常有名,許多人都想得到一幅。
李元景之所以這么痛快地答應李明誠七人,寫字幅賣給他們,一則是因為李元景寫字幅非常容易,而一幅字幅即使賣一百貫錢,也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再則,李元景知道他賣給五姓七望的字幅,五姓七望肯定不舍得再賣出去,這樣他就能用字幅從五姓七望那里賺出來錢,削弱五姓七望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