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一定啊,羅喉可是滅了他全族人,他豈有不報仇之理,雖然比羅喉的氣質所折服,但也還是有著血海深仇。”
“或許羅喉早就知道有這一天了。”
“他留著黃泉就應該想到會有這么一天。”
武君之死,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在知道武君死訊后,天都眾叛親離,右護法狂屠戰死。
而黃泉也因允諾君曼睩之托欲將神之子送往楓岫主人處,而招到邪靈、魖族與天下封刀三路人馬的圍殺陷入絕境。
即將到達終點的時候,孤身何懼千軍萬馬,黃泉浴血奮戰,殺出血路。
無奈問天敵出手,重傷之軀不敵夜武一擊。
在這危機關頭,因藏在君曼睩身上所帶結義信物里‘邪天御武第二滴心血’而重生的武君羅喉救下黃泉。
擊殺在場邪靈及天下封刀人馬,懲戒天都叛將,與問天敵立下戰約,隨后護黃泉而去,前往寒光一舍會見楓岫主人。
“臥槽,這就又活了。”
“沒想到邪天御武死了,他的心血還能有如此作用,能讓武君死而復生。”
而楓岫主人正是當年引到羅喉以血云天柱限制邪天御武重生能力的天舞神司。
臨別前,他仍然在引到羅喉向善。
因為羅喉第二次復生,若是再攪弄天下,勢必會生靈涂炭,不能再任性下去了。
不錯,在楓岫主人看來羅喉就是在任性。
一直都在任性。
楓岫:我說到了你這個年紀就別再任性了。
對此,武君既有憤怒也有疑惑。
楓岫:曾經被萬民擁戴,曾經寫下天都的富庶與輝煌,卻在生前死后落得一代暴君的污名。真相,被名為歷史的沙塵掩埋,自己成為罪惡的代稱。因為天下人負我,我便負天下人。這種報復的行經,難道不是任性嗎?
“這個楓岫是將責任都推給羅喉了。”
“哈哈哈哈,這個人也是搞笑啊。”
“他都知道羅喉的遭遇,居然還認為羅喉的這種行為任性,真是奇哉怪哉。”
“這有什么奇怪的,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況且他也沒有經歷過羅喉的事情,他當然能夠心安理得的說什么任性了。”
“也不能這么說,當年還不是楓岫的指點,否則羅喉如何能夠殺得了。”
武君:“一旦失去戰場,英雄就失去意義,和平是英雄的墓場。素還真同樣,刀無極同樣,因為戰爭,才有人仰望與追隨。他們應該感謝我,因為我才使他們成為英雄。”
楓岫:“這不是答案。”
武君:“那你的答案又是什么?”
楓岫:“一個人有三段人生,此乃曠古絕今之罕事,上天安排讓你死而復生,必有深意。
如果再走上相同的路,那不過是重蹈覆轍而已,難道多次失敗的經驗不足以讓你醒悟嗎?”
對此,武君不屑一顧,哪怕是諸天萬界眾人也都不屑一顧。
難道不復仇,任由那些人的污蔑,才是英雄嗎?
那寧愿不要成為英雄。
武君:“任何事情成功之前都只能算是失敗。”
“聽這話,武君還是想繼續復仇的啊。”
“哈哈哈,那是自然,否則如何對得起他的那些兄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