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與大唐聯姻,終究是大勢所趨。
唐皇李世民只思考了三天時間,便決定冊封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為文成公主。
詔令公主一個月內進京,準備和親事宜。
李承乾無法阻擋,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盡可能讓這件事往對大唐有利的方向發展。
于是。
李道宗和文成公主剛到長安不久,他便以賞花的名義,請父女二人來東宮。
李承乾姿態做得很足,親自到宮門前迎接。
李道宗見之,連忙下馬拱手行禮:“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她身旁文靜端莊的美貌女子,也一同斂衽行禮,自是文成公主無疑。
“王叔折煞承乾了,快快請起。”李承乾伸手將李道宗扶起。
李道宗是太祖李淵的堂侄,一生身經百戰,功勛卓著。
武照緊隨其后地笑道:“盛夏日頭曬人,郡王和公主殿下還是快快入宮吧。”
文城公主看向她,仔細打量,悠然笑道:“沒猜錯的話,這位就是未來的太子妃吧?果然是人間絕色,難怪能讓太子哥哥非君不娶。”
好話誰都愛聽。
武照不由笑瞇了眼:“公主殿下說笑了,論容貌,妾身可遠不及公主。”
文成公主笑而不語。
說話時,一行人向后踏入宮門。
讓人驚奇的是,文成公主身后始終跟著兩個皮膚黑黝黝的魁梧大漢。
身上的皮襖露出半邊肩膀,看起來非常粗獷。
李宗道解釋這是吐蕃使者專門派來保護文成公主的高手,好說歹說都堅持要寸步不離地跟著她。
因為按照吐蕃人那一坨簡單腦子的思考,唐皇李世民已經下旨同意聯姻,擇日就會送文公主去吐蕃。
等于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已經領了證,只差一個婚禮形式而已。
也就等于公主已經是吐蕃王妃,他們自然要為王妃的安全負責。
大唐人向來喜歡勾心斗角,自相殘殺,他們還真信不過。
有理有據!
李宗道和文成公主拗不過,也就只能答應這兩個吐蕃大漢跟著了。
東宮有一座曲池,正值盛夏,荷花盛開。
池邊有一排長廊,宛如涼亭,微風襲來,陣陣沁人心脾的荷香便飄然而至。
在武照的有意引領下,她和文成公主停在池邊長廊東側,李承乾則和李道宗來到長廊西側。
文成公主對盛放的荷花及水中色彩斑斕的魚兒都不感興趣,目光一直不離武照,隨后更是露出羨慕之意地笑道:
“大唐美女成千上萬,能讓太子殿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卻只有妹妹一人而已。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女子能相提并論,我能想起的也不過是一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妹妹注定要青史留名了。”
武照很享受這種感覺,心中幸福洋溢,但表面還得不好意思地笑道:“就算留名,也不是什么好名聲,說不得后人會給我安上一個蠱惑太子的妖女名號。”
文成公主輕輕搖頭。
武照的情況和褒姒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妥妥的昏君行為。
而李承乾不過是個太子,還沒得到江山,所做所為也沒有傷害國家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