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皆以為樹之大,在于樹干參天,枝繁葉茂。
李承乾的看法卻不同,他認為樹最重要的是根!
正所謂樹大根深,有牢固的根系,才支撐得起高大的樹干和茂盛的樹枝。
須臾。
李承乾用真元點燃樹枝,以之筆為墨。
在地上寫下一個“樹”字。
一筆一畫,皆散發著濃郁的生機。
仿佛這個字,是一枚種子,隨時都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與此同時……
“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巔”這句銘刻在脊骨上的“樹”字符總綱,也在李承乾腦海中不斷回響。
當然。
按著由淺入深的順序,李承乾現在只需要領悟與“扶桑樹”有關的前面半句即可。
“千年槐樹”與“扶桑神樹”,自然沒有可比性。
但就“樹”本身而言,它們亦有相通之處。
無論什么樹……
都有樹根、樹干、樹枝、樹葉。
否則,便不能稱之為樹了。
李承乾領悟扶桑樹道密,最大的難點是他沒有見過這種神樹。
如此,便難以在腦海中構筑出其具體的樹形。
而李承乾現在要做的,便是以千年槐樹的樣子構筑樹形。
同時,以太陽之力取代陰邪之力,將之想象為扶桑神樹。
于扶桑樹而言,其外形并沒有那么重要。
因為其神力的本質,源自太陽。
只要抓住這一點,李承乾說他想象出的樹是扶桑神樹,那就一定是!
至少在他這里是。
從深夜到黎明,幾個時辰過去。
李承乾腦海中,已構建出的“扶桑神樹”完整樹形。
但始終還缺一樣東西……
太陽之力!
沒有太陽的扶桑樹,根本不足以稱之為神樹。
驀然。
山頂的懸崖下,一輪紅日自霧海中升起。
朝陽!
紅火的朝霞燒紅了東方的天空,隨著天光隨著天光愈亮,殷紅的云霞開始變得耀眼。
李承乾睜開眼,平靜地長身而起。
在邀月的攙扶下推開殿門,向外走去。
此時,朝陽的光芒正好灑落在蘭若寺門前的臺階上,也灑落在他的身上。
金紅的霞光突然全部朝他匯聚而去,竟在腦后浮現出一道日輪,宛如神環。
讓太子殿下看起來金光萬丈,神圣不可褻瀆。
而后。
他以指甲劃破手指,用鮮血在虛空中寫出一個”樹”字。
成形的剎那,便立刻吸收朝陽之光,化為金紅色。
李承乾將“樹”字彈指射向前方一株枯死的老樹。
老樹吸收符血后,頓時如同干涸的大地遇到流水,貪婪吞吸來自朝陽的日光。
隨后便見,那老樹的枯枝上,竟生出了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