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殿下!”
“參見大都督!”
同樣的呼聲,數日之后在營州響起,成立了大半年的安東都護府終于迎來了真正的主人!
大都護府前,衛軍、官員還有百姓,在街道兩旁如潮水般跪下行禮。
一時間,聲浪此起彼伏,竟有種山呼海嘯之感。
眾人跪拜時的原因和心態,自是各有不同。
本就是東宮一系,調任安東的杜荷、胡一刀、狄知遜、上官儀等人,自是真情實意。
遠營州府的文官和武將,無疑以猶豫、觀望居多。
他們此前沒見過這位新任大都護,不知道其喜惡性格,難免對前途心生彷徨。
至于普通百姓,以遷徙遼東的災民居多,倒也發自真心的擁護。
若不是太子殿下,他們中不知有多少人會餓死。
就算活著,也只能當流民流離失所。
來到營州后,不但保證了每日的基本口糧,還真的發放了安家費,讓他們重建家園!
對于這些百姓而言,他們的需求其實很樸實。
首先是餓不死,保證自己能活下去。
其次是成家立業,傳宗接代。
一個是活下去,一個是繁衍……
只要能滿足這兩點,他們就是世上最好的子民!
“都平身,無需多禮!”
李承乾在前來迎接的太子妃武照攙扶下,走下馬車,在左右兩列文武百官的簇擁下,走進都護府大門。
今日他正式就任安東都護府大都護,建牙開府!
標志著安東都護府終于真正登上歷史舞臺,成為大唐東北邊疆最高權力機構。
事實上,哪怕太子妃武照將都護府的各項政務處置得再好,安東都護的定海神針也永遠只可能是李承乾。
包括武照自己的權威,也是從李承乾這里延伸出去的而已。
這就是正名大義!
都護府議事廳中,文官武將分列左右。
眾人內心都隱隱激動,目露期待之意。
因為早有消息傳出,今日大都護會正式冊封眾官。
“諸位都是我安東都護府的肱股之臣,本宮想和你們說幾句推心置腹的話。”
李承乾來到殿首,沒有坐下,而是負手看著眾人。
“我李承乾為什么會來遼東,諸位應當聽說過一二,但未必知道全部。”
“本宮也不想解釋什么,只一句話——你們若不信本宮,可立刻請辭,我李承乾厚禮相送絕不為難。若是信本宮,我們便一起披荊斬棘,平定遼東,開疆擴土,建萬世之功!”
……
“我等誓死追隨殿下!”
文武眾官立刻表態。
想走的,早都已經走了。
留下的,自然都是因為各種原因不想走,或走不了的。
“接下來,由太子妃公布都護府各級官員的任命!”
李承乾說完,便在大都護的官椅上坐下,居高臨下靜靜俯視眾人。
武照站在他身旁,手中端著冊封簿念道:“擢任侯君集為從三品安東都護府副都護,拜安東大將軍,統領都護府十鎮邊軍,負責對
高句麗的一切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