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趙構的承諾,見岳家軍能夠得到擴充,收復中原有望,岳飛的心情自然是異常激動。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岳飛親手寫下了有名的乞出師札子。
在這份奏疏中,岳飛詳盡陳述了自己恢復中原的規劃。
而宋高宗趙構在閱覽了奏疏后,也是贊不絕口。
都督府更是將劉光世軍情況通報給岳飛。劃撥劉光世軍岳飛,到此好像已成定局。
然而岳飛怎么也沒有想到,張浚和秦檜會在這時候從中阻撓。
而趙構偏偏又聽從了將人的建議,置之前的決定于不顧,同時下詔給岳飛道。
“淮西合軍,頗有曲折。”
正所謂君無戲言,可趙構卻朝令夕改,這讓岳飛自然是滿腹委屈。
岳飛幾次求見趙構,都沒能如愿,心中積怨,再加上之前兩次北伐的事情,氣急之下,岳飛直接上了一道乞罷軍職的奏疏,還不等批示,只向隨行機密官黃縱略微交代后,就離開建康,回到廬山為母守靈去了。
趙構聞知岳飛辭職,隨即詔令鄂州軍營將佐立刻督請岳飛還軍。
而后又派張宗元到鄂州軍中做宣撫判官。
趙構當然不可能就這么放走岳飛了,岳飛的本事他又不是不知道。
在朝廷的詔令下,李若虛,王貴只得去廬山請岳飛還軍。
“將軍,難道你真就想這樣一走了之?”
“當初我們兄弟的說好的要一起光復中原,驅除外敵,如今外敵未退,將軍難道就這樣放棄了?”
兩人苦勸六日,岳飛這才答應受詔朝見,還軍視事。
幾乎是同一時間,張浚用人不當,終于招致了淮西軍變,張浚也因此引咎辭相。
得到兵變消息后,岳飛立即上疏表示愿率軍進屯淮甸,拱衛建康行朝。
然而趙構只讓岳飛到江州駐扎。
之后的九月,十月間,岳飛入宮覲見,期間向趙構提議立其養子趙瑗為皇儲,誰知此事又遭趙構呵斥。
其實這點也體現了岳飛此人不懂朝堂之事。
趙構膝下本就無子,對于皇儲的選立,可以說一直都是趙構心中的一根刺。
連秦檜這樣的近臣都不敢隨意在趙構面前提及此事,可岳飛卻肆無忌憚的說了出來。
岳飛肯定是沒有什么私心的,但這無疑是有些觸及到了趙構的軟肋啊,畢竟趙構這個皇位是怎么來的,他自己心里也清楚。
一時間,趙構和岳飛之間,出現了一些間隙。
偏偏又在這個時候,金太宗駕崩,完顏亶繼承帝位,而軍事首腦完顏宗翰也隨著帝位的更迭而逐漸失勢,于是年七月死去,完顏撻懶一派開始掌權。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其實是很正常的。
但偏偏,完顏亶繼位后,對宋朝的態度開始發生了變化,先是取消了存在八年的偽齊政權,并向宋廷呼吁和談。
對于和談,韓世忠,岳飛是堅決反對。
在臨安朝見時,岳飛就對對趙構說道。
“陛下,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后世譏議。”
這個時候為什么要和談啊?完全可以趁著金國新帝登基,朝局不穩,發兵北伐啊。
然而,面對岳飛的反對,趙構卻是完全不予理會。
趙構一意孤行,十一月,金國派出張通古,蕭哲來同宋朝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