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王積翁大著膽子說道。
“陛下,如今天下已定,文天祥執意不可歸降,微臣懇請陛下,以道士身份釋放文天祥,命其尋一處偏遠之地了此殘生,如此也可彰顯陛下之仁德。”
雖然文天祥不肯投降,王積翁也不愿意就這樣看著他身死。
即便是機會渺茫,也想要為文天祥求得一線生機。
而且,王積翁也看得出來,忽必烈其實對文天祥更多的是看重,并沒有多少的殺心。
文天祥所做的事情,忽必烈聽說過,知道這是一位忠義之士。
而身為皇帝,又有誰不喜歡忠誠呢?即便人家忠誠的不是自己。
相比起那些兩面三刀的墻頭草,忠誠義士不論在任何時代,顯然都更容易被人們所喜愛。
所以,聽聞王積善這話,忽必烈沒有當即反駁,也沒有發怒。
見狀,王積翁眼中閃過一抹喜色,有機會。
不過就在這是,一人站出來說道。
“陛下不可。”
此人名叫留夢炎,看到他開口,王積翁面色當場就是一沉。
不過留夢炎卻完全不在意這些,自顧自的說道。
“陛下,這文天祥在宋朝民間威望不低,如此人物,若是肯投降效忠陛下也就算了,可如此放走,那豈不是放虎歸山?”
“皆是,文天祥若是繼續在民間作亂,豈不是讓我等自找麻煩。”
留夢炎堅決反對釋放文天祥。
要么投降,要么就殺,這就是留夢炎的想法。
留夢炎這話,很快得到了朝堂之上大部分人的支持。
畢竟他們都是元朝的臣子,首先是要為元朝考慮的,當然,還有少部分宋朝投降過來的人,心里是有自己的一些小九九。
在這些人看來,他們投降了,如果文天祥因此被釋放,那他們算什么?賣國求榮?
所以,這些人顯然更樂于見到文天祥身死。
見狀,忽必烈也沒有當場下決定,只是繼續關押著文天祥,打算先磨一磨他。
而這一關就是三年,期間,忽必烈不止一次勸降過文天祥,可無一例外都被他給直接拒絕了。
甚至,忽必烈還用文天祥的妻女來作為籌碼,只要文天祥答應投降,那么就可以和妻女團聚,他們一家人也就不遠再過這樣的苦日子了。
為了效果能更好,忽必烈甚至還讓文天祥的女兒親自寫了一封信給文天祥。
信的內容很簡單,首先是訴說了一下他們母女現在的生活。
自從來到燕京后,文天祥的妻子,女兒就被發配到宮中為奴,日子可以說過得很凄苦。
除此之外,便是表達了一番想要一家團聚的想法。
這封信可以說直擊文天祥的軟肋,對于現在的文天祥來說,妻女就是自己唯一的牽掛。
看著他們在宮中受苦,文天祥的心里可謂是猶如刀割一般疼痛。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