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的年代比較久遠,打從沈毅記事的時候開始就一直存在。
逢年過節的時候,寺廟里面也是格外的熱鬧。
沈南天每次來這邊祭祀沈傲云之后,都會一個人去福緣寺靜坐。
寺廟并非是很大,但年代比較的久遠。
建筑風格都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
因為偶爾從爺爺等人的言談之中知道,爺爺他們那個時候也是在這里祭祀的。
所以,這座寺廟到底有多久的歷史,沈毅還真不知道。
不過,讓沈毅覺得很不能理解的是,村里的寺廟其實并非單純的道家或者是佛家寺院。
更像是兩者的結合!
因為在寺廟有三進院子,除了什么托塔天王、觀音菩薩之外,還有如來佛祖和道家老君!
以前沈毅也不懂,但后來慢慢的發現,這座寺廟裝的大神真不少。
佛家道家的都有!
只是大家在同一座寺廟不同的院落之中罷了!
沈南天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坐在寺廟中大概兩個小時的樣子,只是靜坐啥也不說。
寺廟的廟祝是個老頭,平日里穿著很是樸素。
不是道家的道袍,也不是佛家的那套袈裟體系,就只是純粹的素樸衣裳。
小老頭年紀看起來像是五十多歲,但實際上只有四十出頭。
面色莊嚴,但笑起來的時候卻又罕見的給人一種很特殊的親和力。
據說廟祝老頭以前家里出了事,后來就一直在福緣村的寺廟住了下來,從此沒離開過。
在寺廟附近,開了幾畝良田,守著這座寺廟過日子,倒也是充實。
寺廟靠近水庫和山泉水的地方,除了比較的偏僻之外,其實都還挺好的。
當然,一般的人不敢在這住著。
主要是這里靠近大山,寺廟附近有很多墳堆。
膽子不大,還真的未必扛得住。
加上又不是每天都會有人去上香拜佛,所以這里更多的時候,都是處于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
“沈先生。”
廟祝老頭幾乎是踩著時間走過來的,手中端了一杯自己采摘之后炒出來的山茶,遞給了沈南天。
沈南天睜開了眼睛,對著前面的觀音像三叩首之后,這才起身接過廟祝手中的茶杯。
兩人走出寺廟,寺廟的前方就是一顆顆郁郁青蔥的樟樹。
再往前就是大水庫,這邊的地勢最高,幾乎可以看到水庫之下的綿延景象。
算得上是一覽眾山小!
“我老板說,寺廟可以重新翻修一下。”沈南天喝了一口炒茶,還是這個味道更加適合他。
至于外面炒的天花亂墜,價格貴的離譜的茶葉,他反倒是不愛。
廟祝小老頭聞言,那黝黑的臉上看不到一絲一毫高興的意思,“替我多謝沈先生。”
兩人之間除了這種不咸不淡的話語之外,并沒有什么佛家道家精深的語言。
“二十年前,您曾說過,福緣村會有一場福緣?”
沈南天問道,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眼前的小老頭。
廟祝小老頭神色依舊不變,在一旁屬于自己的椅子上坐下,面對著青山綠水,整個人無比的愜意與自然。
“沒想到沈先生還記得。”廟祝小老頭突然笑呵呵的道。
沈南天眼神古怪,神色復雜的看著他。
“福緣……已經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