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第一次還不一定就能做好,所以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沈毅也是閑著學了幾次,當然,也是浪費了一些食材,最后還是通過網絡短視頻,這才學會的。
做起來當然還是比較有逼格的,就是做著比較的麻煩!
要想做一碗好吃的子龍,那么需要的黃鱔自然是不少。
恰好,沈毅家多的就是這玩意兒。
提了一桶子之后,沈毅直接開始煮,要想能夠完整的取出子龍,那么就不用大火,
這其中,需要將黃鱔里面的血煮熟,形成可以取出來的形狀,但同時黃鱔肉又不能煮爛。
而這前期的節奏只要沒有問題,后續的難度也會降低很多。
如何取出完整的紫龍,沈毅也是失敗了好多次。
最終還是短視頻上學到的。
用竹刀是最為合適的,黃鱔肉已經煮熟,但是又沒有完全爛掉。
所以在用竹刀輕輕劃開的時候,會容易很多。
當然,竹刀下刀的位置,也就很關鍵。
最好是鱔魚頭部下方的骨線處下手,順著鱔魚的骨線一刀到底。
之所以不能停頓,主要是因為停頓會導致中間的紫龍會斷裂,而這也是不行的。
完整的子龍還是很好看的,紫紅色的!
低溫慢煮的鱔魚,是非常好取的,更重要的是,取出來的都是最完美的。
而取出來的子龍,還帶著淺淺的骨線痕跡。
不過,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些鱔魚血是屎,其實并不是。
雖然說鱔魚里面也有屎,但真正的屎是藏在血下面的,那其中還有它們的內臟。
鍋中倒入菜籽油,油鍋在爆炒香蒜末之后,放入切成細絲的青椒和紅椒以及完整的子龍,最后放入雞湯、生抽、糖、胡椒粉、花雕酒和鹽就行了。
屋內,香氣四溢。
當準備的老母雞也端出來之后,蔣雪濤三人都已經忍不住吞了幾口唾沫了。
“老爺子,您這手藝簡直是絕了啊!”
陳運恒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家養的大母雞和外面那些單純吃飼料的雞,在口感上完全是兩個天地。
“這就是子龍脫袍?”
當沈毅將一碗子龍脫袍端出來之后,陳運恒三人都傻眼了。
“對!”
“一百條黃鱔,就這么點?”
“對!”
沈毅點頭。
蔣雪濤三人都傻眼了。
家里有礦也不敢這么造作吧?
畢竟黃鱔是很貴的,就算是在古代,那都是王公貴族最喜歡吃的東西。
據說,比枸杞這種要補的多。
“開始吃飯吧!”
等到所有的菜都端上桌子之后,沈毅喊道。
眾人坐在桌上,蔣雪濤的筷子已經伸向了那道“子龍脫袍”!
夾起來之后,發現并沒有腥味,甚至帶著一股淡淡的香味。
送入口中之后,那種稍微的Q彈之感,還是讓蔣雪濤忍不住眼神一亮。
更關鍵的是,這一口吃下去,那就是上百塊了。
“怎樣?”沈毅問道。
“好吃!”蔣雪濤滿意的點點頭,道:“不過,這菜也太奢侈了,還是吃黃鱔更好。”
沈毅:“……”
“哈哈……”
子龍脫袍口感的確是很好,但費時費力,而且需要的原材料價值也太高了點。
與其做這種,還不如直接吃黃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