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皇:“所以說老朱才能夠支撐這么大的消耗,畢竟按照群主所說,一年殺掉一千個貪官,抄家滅族,其錢財有多少?”
漢高祖劉邦:“原來抄家這么厲害啊?咱們是不是也要學著老朱一樣?抄他幾家,然后不就富有了嘛??”
武周女帝武曌:“這個可以試一下!”
千古一帝·唐宗:“嗯,等那些五姓七望將歃血軍陣給家兵后,咱們就著手抄家!五姓七望啊……朕已經看見一大批金銀財寶朝著朕飛來了~”
千古一帝·漢武:“隴西李氏你也抄?不是那本家么?”
千古一帝·唐宗:“別給朕說隴西李氏!TMD,自從老爹做了皇帝,他隴西李氏就斷絕與我李唐皇室關系,毫無瓜葛!他自己說的!!”
明成祖朱棣:“夠狠……這是不是說,你們李唐皇室被隴西李氏在族譜上抹了名字??”
明太祖朱元璋:“是這個道理,隴西李氏太絕了,不過咱支持!TMD誰敢攔著咱?咱砍了他!!”
陳玄:“行了行了,咱們接著說老朱創新了個什么東西。”
陳玄:“老朱創新呢,那就是這學堂體制!學堂體制延綿鄉級,可以說,現在后世都還在延續這個體制!”
千古一帝·漢武:“后世還在延續??”
陳玄:“確實,你看啊,后世學堂體制分別是幼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而老朱設立的呢?”
陳玄:“老朱設立的鄉鎮社學,用于啟蒙,相當于幼兒,縣城縣學相當于小學,市級州學相當于初中,省級府學相當于高中!至于大學不用說,那自然就是由太學演變的國子監了。”
陳玄:“也因此,學堂體制,這就是老朱功績之一!這是無可厚比的!”
漢高祖:“厲害,如此學堂體制,從幼兒開始,便入學,一直至國子監,但……國子監都是天子門生,會不會引起學子囂張跋扈?”
陳玄:“這個就涉及朱元璋另外一個創新了!”
千古一帝·唐宗:“還有??”
陳玄:“自然有,朱元璋親自寫下一本《大誥》,這就相當于大明律法一般,這TM相當于普法教育啊,而且那個時候學子人手一本!也因此,國子監的學子們那一個二個剛陽,再加上是天子門生,導致這些學子們見著不平他就要出頭!”
明成祖朱棣:“這事兒哪怕咱當時在北平都聽說過,你們要知道,咱爹當時的學子老師都可以穿官服的!更是設立國子監,國子監可是老爹設立,那就是說這些學子都是老爹的門生!因此,當時國子監的學子可謂是意氣風發,看見百姓受欺負,無論是貴族紳士還是朝廷命官,直接上!”
明成祖朱棣:“最讓這些貴族紳士官員絕望的是,老爹聽到這些事情之后,不但不懲罰國子監學子,反而嘉獎!這導致當時百姓受委屈,受欺壓都不去報官,統統去國子監!”
陳玄:“那可不,雖然國子監雖然太學演變而來,但是經歷宋朝軟弱之后,朱元璋重拾文人傲骨!重現大唐文人可武風光!”
千古一帝·唐宗:“嗯,普法教育讓學子心中扎上大明律法的根,而且又進入國子監為天子門生,這也讓國子監學子們為天子在民間懲惡揚善,不錯不錯。”
千古一帝·漢武:“沒想到啊,朕設立的太學被老朱玩出花兒來了,或許朕也可以如此一樣。”
武周女帝武曌:“同上,鑲外必先安內,滅殺蠻夷之前,得讓諸夏百姓們自己成長,同時也銘記律法于心,外加天子門生這四個字,為天子于民間懲惡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