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會后,朱由棟先讓方正化將兩人扶了起來,然后道:“按照朝廷的計劃,旁遮普交給錫克人獨立建國,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分封給各個藩屬國以及歷年來建立了功勛的大臣。朝廷將直轄整個克什米爾和恒河流域。這三萬余儒教徒,朕將來會在朝廷直轄區域分配給他們土地耕種,確有才能者,安排給他們官職。但是朕有言在先,作為對抗印度教的一種手段,儒教,只能在印度傳播,嚴禁傳入本土。兩位可有異議?”
“臣等無異議。”
“好,至于說重開東林書院嘛。呵,朕從未下過關閉東林書院的命令,何來重開一說?雖說現在東林書院無人主持,房子荒廢了,但畢竟還在那里嘛。兩位回到本土后,要在那里招生講學,請隨意。”
“臣,叩謝皇上厚恩。”
說不上什么厚恩哪,在如今大明本土公立小學基本覆蓋所有縣城,中學基本覆蓋所有府城,而國家公務員考試內容又與中小學的教材緊密聯系的情況下,私人辦學除了辦職業技術學校,其他根本就沒啥生源啊。你們重開東林書院,其實更多的是想掙那么一口氣吧?
不過,就算只是這樣,你們這些年的辛苦,也確實值得敬佩了。果然,東林黨里還是有真君子的。
楊左二人退下后,方正化來到朱由棟的身前:“萬歲爺,外面跪著的那群印度人,又暈過去七八個。”
“讓他們繼續跪著,朕這里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安排好呢,哪有時間接見他們。暈了的,不要管,讓他們在地上躺著。不,讓看守的士兵把他們弄醒,記下他們的頭銜,以后就以身體不好,不能履職為理由,沒收他們的土地。”
“遵旨。”
方正化退下后,朱由棟首先把目光轉向了許顯純:“錦衣衛去抓李永芳一家,可辦妥了?”
“回稟皇上,辦妥了。不光是李永芳一家,當年印度陷落時,背叛朝廷,留在印度的一百多位官員及其家人,全都抓住了。”
“看來西班牙人是徹底拋棄他們了。”
“想來確實如此,皇上,這些人要如何處置?”
“為首之人,凌遲。其余的人,成年的,斬!未成年的,嗯……”他稍稍猶豫了一下:“十六歲以下的,你們錦衣衛覺得怎么讓人死的輕松一點,就讓他們輕松些上路吧。”
“遵旨。”
“夏完淳?”
“臣在。”
“你現在負責朕的起居注。且記下來,朕自擔任皇太孫起,就有人意欲毒害。但朕雖將這些人夷滅三族,卻從未動過凌遲之刑。之所以如此,當然是覺得這個刑罰實在是太傷天和。但是,對于吃里扒外,勾結外族來侵害我大明的明奸、漢奸,此刑可以適用。除此之外,凌遲之刑,最好不用。以后不管是朕或者朕的繼任者,想要用這個刑罰的時候,記得把朕今天說的話拿出來進行勸誡。”